1999年8月 ,中國寶玉石協會在京進行首次“國石”定名活動,壽山石名列榜首。2002年10月,壽山石正式被中國寶玉石協會命名為“中國國石”。
在涓涓繞村行的壽山溪兩旁的水田底層,出產著“石中之王”壽山石,人稱之為田坑石或田黃。田黃的共同特點是石皮多呈微透明,肌理玲瓏剔透,且有細密清晰的蘿卜紋,尤其黃金黃、橘皮黃為上佳,枇杷黃、桂花黃稍次,桐油黃是田黃中的下品。田黃石中有稱田黃凍者,色如碎蛋黃,十分稀罕,歷史上列為貢品。
白田石是指田石中白色者,質地細膩如凝脂,微透明,其色有的純白,有的白中帶嫩黃或淡青。石皮如羊脂玉一般溫潤,越往里層,色地越淡,而蘿卜紋、紅筋、格紋卻越加明顯,似鮮血儲于白綾緞間。田石中色紅者稱為紅田石。生為紅田石有兩種原因,一為自然生成一身原紅色;一為人工煅燒而成后天紅,天生的紅田石稱為橘皮紅,是稀有石種。(紅英)【原標題:談談壽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