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河南工藝 >> 收藏與交流 >> 瀏覽文章

年畫的收藏與投資

2014/7/24 9:43:22 點擊數: 【字體:

    年畫是中國老百姓最喜愛的造型藝術之一,它是由傳統繪畫所派生出的民間藝術門類。從明代起,隨著木刻版畫的發展,年畫正式成為一種藝術形式。木刻年畫的題材可分為兩種,一是神怪,起源于秦漢門神畫。隨著雕版木刻技術的成熟,開始大量印刷,普及到千家門戶;二是喜慶歡樂的場面,它傳達出大眾的美好愿望,極易普及和暢銷,因而流派眾多,異彩紛呈。過年貼年畫作為一種風俗習慣,在我國的民間已經流行近千年。年畫反映了時代特征,貼近生活,各地的民間年畫盡管形式多樣,但在色彩基調上都是紅紅火火的。而在內容表現形式上,有的非常細膩,有的非常粗獷,并根據地域和面向的層次不同而各具特色。像蘇州、揚州、天津,作為經濟文化發達的地方,年畫除了售給民眾以外,還要進貢到宮廷里面。制作木版年畫的技藝,多為世代相傳,工藝考究,鏤刻精微,比如楊柳青年畫渲染的皮膚顏色,臉頰比較光滑、紅潤。還有大筆觸的,利用水墨畫技法,比較粗獷,武強、綿竹、朱仙鎮、濰坊等地都有。
 
    由于近百年來現代印刷技術的沖擊,民間木版和手繪年畫在市場上已經很難見到了,這種承載民族文化與情感的傳統民間藝術,不知不覺中已經淡出我們的生活,瀕臨消亡。 但年畫卻因為它是歷史的縮影,有著獨特的繪畫語言和雕版工藝所表達的美感,以及民俗民風的完美體現,反而凸顯其市場收藏投資價值。老年畫多少年來一直是人民大眾喜聞樂見之物,然而因其創作者都是民間匠人,一直不為達官貴人、文人墨客所重視。與此相反,外國人對中國年畫卻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海外對中國年畫收藏的興起,源于30年前東南亞華人的富足,臺灣和新加坡的畫廊很早就來祖國大陸收集歷代年畫。海外華人的傳統審美取向,不但滿足了自身的喜慶需求,還帶動了對東方藝術好奇的歐美人的注意。在國際上,有許多圖書館、美術館,如版畫之鄉的荷蘭圖書館、德國萊比錫圖書館,就專門收藏中國年畫。前蘇聯收藏中國的木版年畫最多,其中有一件遼金時代的《四美圖》,那是有記載的目前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畫。
 
    現代中國最早注意收藏木版年畫的是魯迅先生。魯迅所藏的開封年畫,現藏于魯迅紀念館中,經我國年畫收藏研究專家考證,這些年畫都是孤品。也是在同時代,上海的王尚義先生收藏了許多老年畫。1949年王尚義移居香港,1964年僑居美國。他去世后,家人將其所藏200余幅老年畫精品巨資轉讓給英國倫敦中國版畫基金會。在當代,老年畫收藏最多的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樹村。王樹村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收藏主要年畫產地的年畫,現有藏品近一萬件。王樹村多年來編著出版了《中國民間畫訣》、《楊柳青年畫資料》、《河南朱仙鎮年畫》等專著。他對民間美術特別是民間傳統年畫的研究成果豐碩,享譽海內外,他的年畫收藏在世界上堪稱第一人。河北武強縣擁有全國第一家年畫專業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有15人從事木版年畫的研究工作,館藏明清以來歷代年畫精品3738件。
 
   在收藏品交易市場上,有關年畫的藏品絕大多數是20世紀50年代以后的年畫印刷縮樣。“文革”前的年畫縮樣每冊30元至50元,其后的僅在20元以下,近五年的干脆就只值3、5元一冊。而民國時期的老木版年畫一張就在100元以上,清代的每張可在300元至1500元之間,至于更早的老年畫,其價格就不可估量了。木版年畫近年來在京、滬拍場上經常出現,每張價位從500元到3000元不等。但這些都是“小活兒”,像明代陳老蓮等大畫家的作品尚未露過面。拍賣記錄中,像金梅生、李慕白等老前輩的作品,每一張對開的都要3萬元左右。成冊的木版年畫,折合成每一張畫計算,最高價值可達到5000元。
 
    木版年畫中那些有特殊的歷史內容,屬查禁品種的,最應留心,因為其增值潛力最大,如變法題材的《捉拿康有為》,表現反帝國主義侵略的《劉提督克復水戰得勝全圖》,表現甲午戰爭的《炮打日本國》,還有介紹西方新科技在中國應用的《唐山真跡圖》、《上海火車站》、《天津馬路圖》等,而《民國初年月份牌》、《大戰天津圖》、《德日爭奪青島圖》、解放區木版水印《1949年新年畫》(12張全套)等就是文物級藏品了。其他內容的木版年畫后市看高一線的還有傳統戲曲舞臺造型類,那是最能反映出戲曲表演時的韻律感的藝術品,2003年北京中國書店春拍場上,專程趕來的歐美“中國通”巨資競買的就是此類。還有就是“娃娃”類,它的購買群體不分老幼男女,這種從古老的“化生”衍化而來的“娃娃哥兒”是超越民族和宗教的吉祥物。中國古典小說名著如《三國演義》、《紅樓夢》人物故事木版年畫當然也是投資、收藏兩相宜的首選品種。
 
    收藏木版年畫,必須辨偽。關鍵的一點是:木版年畫是傳統工藝,以刀代筆,設色用天然顏料,水印有洇透感。仿印新品是平面油墨印刷,無刀痕,顏料是油制工業品,過艷過亮。傳統年畫用手工宣紙印刷,仿品用機制宣紙,這也是較易辨偽處。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文物信息網(2011-01-2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