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傳統文藝 >> 文藝賞析 >> 瀏覽文章

鄉村響器

2013/10/23 16:45:38 點擊數: 【字體:

 
    在鄉村,誰家有了紅白喜事,都要請響器隊。響器是農村人對嗩吶、二胡、笙、鑼、鐃、鈸等樂器的籠統稱呼。不過,這個純粹的民族樂器隊伍,現在也加入了西方元素,如電子琴、爵士鼓、薩克斯等。在我的家鄉,只有白事才請響器隊。

    響器隊的表演分為整響和半響。整響從白事的前天晚上開始,一直表演到午夜,白事當天照演不誤;而半響只在白事當天表演。但最精彩的,是請兩班整響對著表演。

    響器隊一般由五到六人組成(整響往往超過十人),一人吹嗩吶,兩人吹笙,一人敲梆子或拍鐃鈸,一名女演員負責演唱,一名二胡手在演唱戲曲時負責伴奏。嗩吶手是整個響器隊的靈魂人物,也是最忙碌的:他左手拿著嗩吶,右手小指上掛著鑼槌,面前還平放著一副小鐃,時而吹奏,時而敲鑼,時而拍鐃,忙得不亦樂乎。于是衍生出一句跟大忙人開玩笑的話來,“比吹響器還忙啊!”

    響器隊的表演場地過去很簡單,只是在平地上放兩張桌子、幾條長凳。現在則有了專門的舞臺,搭建在事主門前的大街上,高高的,跟小戲臺子一般。如果請兩班響器隊表演,就對著面搭建兩座舞臺,觀眾聚在兩座舞臺之間,可以“左右逢源”。

    響器隊的表演有兩次高潮,一次是晚間的表演;一次是中午宴席上的表演,叫做“吹席”。開始的時候,嗩吶手先吹奏幾曲凄婉哀傷的曲子開場。接著,花樣嗩吶、戲曲、小品、魔術等節目輪番登場。演到酣處,觀眾的喝彩聲和鼓掌聲連綿不斷,演員的勁頭兒一上來,即使寒冬臘月,也免不了赤膊上陣。遇到“對臺戲”,兩班響器隊一班比一班賣力,唯恐留不住觀眾。

    當有人前來祭奠,知客就會大聲吆喝,“客到了,奠紙……”聲音拖得長長的,像唱戲一般。響器隊聽到吆喝,就會“烏里哇啦”地吹上一陣子,配合祭奠的氣氛。當出殯的時候,嗩吶手左手腕上系著銅鑼,在兩個吹笙手的伴隨下,走在送殯隊伍的前面,一路上吹吹打打地送到墓地。

    過去,鄉村文化生活比較匱乏,“聽響器”對于大家來說,絕對是一頓“大餐”,那陣勢,比起觀看專場的戲曲表演一點兒都不遜色。隨著社會的發展,響器隊表演的節目出現了異化現象:曲目不加選擇,什么流行演奏什么,有時候跟白事的哀傷根本沾不上邊。更有甚者,為了爭奪觀眾的眼球,找來女演員表演“脫衣舞”,傷了社會風化。這時候,上了年紀的老人就會搖頭連連嘆息:“不孝啊不孝……”□石廣田【原標題:鄉村響器】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2013年10月23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