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李隆基在勤政樓舉辦大型宴會。當(dāng)時有數(shù)萬觀眾,現(xiàn)場亂糟糟的,喧嘩絮語,難以安靜。李隆基相當(dāng)生氣,欲罷席退出。旁邊的宦官高力士出了個主意,稱“命永新出樓歌一曲,必可止喧”。果不其然,永新一出來,“撩鬢舉袂,直奏曼聲”,嗓子一亮,現(xiàn)場立即鴉雀無聲,“喜者聞之氣勇,愁者聞之腸絕”。
所謂“曼聲”,是一種高難度唱法,聲音“自臍出至喉”,穿透力極強,委婉激越、高昂嘹亮。據(jù)《淮南子·氾論訓(xùn)》所記,在先秦時代,只有上文提到的韓娥、秦青、薛譚等屈指可數(shù)的幾位歌唱家能唱“曼聲”。
李隆基對永新的“好聲音”評價甚高。唐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歌直千金”條,記的就是李隆基對永新的評價,稱“此女歌直千金”。
此后的宋、元、明、清也都曾涌現(xiàn)出不少“好聲音”,但似乎都不能與永新相比。【原標(biāo)題:中國古代的“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