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石窟寺創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是北魏皇家開鑿的大型石窟之一。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宋歷代相繼在此鑿龕造像,初名希玄寺,唐代改為凈土寺,宋時稱大力山十方凈土禪寺,清代至今稱石窟寺。石窟寺是北魏皇帝、皇后舉辦禮佛活動的場所,后來,唐太宗李世民及北宋皇室曾在此舉行禮佛活動,留下了大量珍貴的造像、碑刻等。歷經多年的風雨,現存洞窟5個,千佛龕1個,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尊,造像題記及其它碑刻186篇。石窟造像雕刻細致,內涵豐富,翩翩飛天,自然生動,超凡脫俗;帝后禮佛圖構圖完美、保存完整,充分表現了北魏皇室前往禮佛的宏大場面,是北魏石刻藝術的代表作,堪稱國家之珍寶,藝術之絕品,令人嘆為觀止。在這里,外來佛教文化同中原文化相結合,石刻造像既保留著北魏濃重的藝術特點,又孕育著北齊、隋代的雕刻藝術萌芽,形成由北朝向隋唐過渡的一種藝術風格,在雕刻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記者陳麗娜【原標題:全國網絡媒體鄭州行:帶你走進鞏義石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