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巍巍王屋山,彩云吐露肺腑言:青山人去賬不滅,丈夫欠債妻來還。哪怕俺傾家又蕩產,哪怕俺人間苦吃完……只要王屋山還在,決不少大伙一分錢!”由張平導演、劉雯卉領銜主演的豫劇《王屋山的女人》,講述的是丈夫意外身亡、夫債妻還、誠實守信的感人故事。當年關來臨之際,鄉親們前來要賬,彩云唱出了這段一諾千金、感人肺腑的錚錚誓言。
“夫債妻還”是全劇頗富傳奇色彩的情節主線。彩云的丈夫青山帶領鄉親在外承攬工程,年底結算時,工程款卻被急于為兒子治病的會計馬玉堂席卷而去,青山為此突發心臟病,在醫院不治身亡。王屋山下的村莊里炸開了鍋,青山父親諸葛能吞咽了鄉親們的欠條,以人死債消為由拒絕還債,鄉親們個個怒火中燒。面對丈夫的突然離世,鄉親們的聲聲催賬,以及公爹以死相逼和斷絕關系的沖突,彩云強忍著喪夫的巨大痛苦,承諾夫債妻還,發出了“只要王屋山還在”,她諸葛能家所欠鄉親們的債就永遠不會黃的錚錚諾言。被迫離家出走的彩云,走上了一條艱難的邊掙錢還債、邊尋找馬玉堂的坎坷之途。最終,彩云以她的艱辛和真情,償還了夫債,感動了鄉親和公爹,也感化了卷款逃亡的馬玉堂。
“誠實守信”是彩云形象的精神內核。全劇情節生動,故事感人,尤其是彩云一諾千金、誠實守信的擔當,不畏艱辛、吃盡千辛萬苦的堅忍,感天動地,既讓人心酸,更令人敬重,一個王屋山下平凡的農村婦女的偉岸形象屹然矗立在舞臺之上。自古相傳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就發生在王屋山,如果說愚公精神是中國人民勇于戰勝困難精神的體現的話,愚公故鄉王屋山的當代女人彩云,再次以自身不畏艱辛、誠實守信的奉獻精神為世人所稱道。除彩云外,該劇還為觀眾塑造了一批鮮活的形象:老年喪子的諸葛能,悲痛欲絕,出于對彩云的關愛,吞食欠條、斷絕關系,表現出基層農民的深情和狡黠;村干部陸主任古道熱腸,幫助排憂解難,同時也是彩云艱辛還債的見證人:“一筆筆,一款款,都是彩云的心一片,都是彩云的血汗錢。這情義深似濟源的水,這情義高過那王屋山。點點滴滴化彩云,實實在在薄云天。”馬玉堂的形象也沒有臉譜化、概念化,劇中深刻揭示了他“恩將仇報真是小人”的內心煎熬:“都知道錢財乃是身外物,我卻為錢財失良心。這樣的日子真難忍,身負重壓心插針。終日里人不人來鬼不鬼,我活像一個大龜孫。多少次心債難負想自首,可又怕三十多萬無法償還給彩云。兩年來承包工程有積蓄,努把勁掙夠欠款贖罪身。”顯然,《王屋山的女人》是一曲勇于擔當、誠實守信的頌歌,也對狹隘自私、損人利己者給予了必要的道德鞭撻和良心譴責!在某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的當下社會,該劇的創作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以情動人”是該劇藝術上的鮮明特點。豫劇是有著深厚傳統的大劇種,更在現代戲的創作上做出過突出貢獻,《朝陽溝》、《香魂女》、《村官李天成》、《常香玉》等優秀劇目對我國當代舞臺藝術產生過重要影響,形成了既擅演古裝歷史劇又擅演現代戲的傳統。《王屋山的女人》是當代豫劇現代戲創作的最新成果。該劇從劇本創作就重視充分挖掘該劇題材和主要人物的思想內涵,到二度呈現上更是積極發揮劇種的優勢,探求適合該劇表現的舞臺樣式,活用傳統程式,創造新的表達,時代精神強烈,鄉土氣息醇厚,人物形象鮮活,舞臺風格通俗明快、質樸自然,于沉痛嚴飭中不失風趣幽默,特別是擅長深刻揭示劇中人物的心靈,酣暢淋漓地抒發人物的情感,以情動人,以情化人,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青年演員劉雯卉領銜主演的彩云,細膩傳神,唱做俱佳。劉雯卉師從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趙玉英,又得到閻派大弟子、豫劇表演藝術家張梅貞的親傳,是豫劇閻派的再傳優秀弟子,深受許多豫劇戲迷的喜愛,稱贊她演唱的閻派戲很有閻派神韻。劉雯卉多年來潛心學習,現就讀于中國戲曲學院豫劇本科班,曾兩次榮獲河南省文華表演一等獎。她演出過許多古裝戲《秦雪梅》、《淚灑相思地》、《程嬰救孤》、《臺北知府》、《下陳州》、《打金枝》、《金蓮之死》,也出演過不少現代戲《山道上的女人》、《兒大不由爹》、《紅旗渠》、《丑嫂》,這些都為她在《王屋山的女人》中擔綱主演彩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眾所周知,閻派藝術創始人閻立品的表演藝術在豫劇旦行諸流派中獨樹一幟,清雅之風怡人心神。她曾拜梅蘭芳為師,注重把梅派神韻同豫劇藝術巧妙地融合起來,尤重從人物出發,巧妙化用傳統表演程式。劉雯卉在學習閻派時,重視對流派的傳承;在現代戲的創作中,也從閻派得到啟發,關照當代和觀眾,重視對人物性格的刻畫,重視舞臺呈現的大膽創造,塑造了彩云等諸多當代鮮活的婦女形象,可喜可賀!閻立品以德藝雙馨被廣大戲迷譽為“雪里梅花”。我們期待,作為閻派優秀傳人,劉雯卉在今后的藝術道路上就像她所塑造的王屋山女人彩云那樣,鍥而不舍,勇于攀登,化閻派神韻為己所用,讓“雪里梅花怒放,幽香萬代飄傳”。(季國平)【原標題:一曲誠實守信的頌歌 看豫劇《王屋山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