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濟源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濟源

“豫北問道奉仙觀”系列之二 棗荊柿桑與“早經死喪”

2013/12/14 14:48:51 點擊數: 【字體:

 

 
    在濟源,當地人愛把奉仙觀叫做荊梁觀,這是為何呢?

  原來,三清大殿的兩根大梁,一根用的是荊木,一根用的是柿木,而兩根柱子,一根用的是桑木,一根用的是棗木。根據奉仙觀《觀內題記碑》記載:“荊木梁,荊根也,出于西鄉荊王,距此八里;棗木柱,棗根也,出于西鄉棗林,距此十八里;柿木梁,柿根也,出于北鄉柿檳,距此八里;桑木柱,桑根也,出于南嶺桑榆河,距此二十里。”以上四種梁柱之材雖不屬于稀有物種,但其根能大至梁柱,世所罕見。

  奉仙觀管理處主任孫瑞女士告訴我,荊梁觀所用的荊梁并非一般所說的荊木,而是荊棘之根。減柱造手法和梁柱設計出自宋真宗年間奉仙觀道士賀蘭棲真之手,當年他在濟源四處轉悠,希望能找到一根稱心的大梁。有一天,他走到一個村子,看到好大一團荊棘叢,問當地村民,得知這團荊棘至少有上百年歷史了。賀蘭棲真就拿出一百兩銀子說要買下來。村民聽了都覺得好笑,這種荊棘除了扎人,只能砍幾條回去當柴燒,于是滿口答應下來。第二天,賀蘭棲真請來工匠將荊棘全部砍去,然后起出荊木之根。原本細細的荊棘往外越拽越粗,最后竟挖出幾丈長的荊木根。村民才明白,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荊木之王,于是這個村子改名叫荊王村。

  更為有趣的是,荊梁觀的梁柱選材分別是“棗荊柿桑”,用中國傳統建筑學觀念來講,選用這四種木材是非常忌諱的,因為“柿”和“死”諧音,“桑”和“喪”諧音,而道家是追求長生不老的,怎么會選擇不吉利的樹根作為梁柱呢?濟源市文物管理局局長助理曹國正先生認為,奉仙觀選擇“棗荊柿桑”為梁柱,是唐之后儒釋道高度融合的體現。佛家教義中有“早經死喪”的生死輪回之說,意為早死即早生,“棗荊柿桑”與之諧音,應是佛道思想高度融合的文化現象。

  但濟源市政協文史研究會會員閻合作先生另有看法,他認為,荊梁觀的二梁二柱應該念做“荊柿棗桑”,與“經世早喪”諧音。“經世早喪”指的是在社會中人們容易喪失人性美德,而不是喪失生命,意為反對人們追逐功利,提倡躲避紅塵的繁華,遠離世俗。三清大殿采用“荊柿棗桑”之根做梁柱,體現了道家無用則無不用的思想。卑微的樹根往往連燒柴的用處都談不上,是最無用的,正因為其無用,卻成長為梁棟之材。

  點金術之問考量道士智慧

  奉仙觀的梁柱選材如此考究,不能不提到其構思者——北宋著名道士賀蘭棲真。

  根據宋真宗《賜賀蘭棲真敕書并詩序》記載,賀蘭棲真是譙國(今安徽亳州)人,最早出家于驪山白鹿宮,后訪道終南山,最終遷居奉仙觀。根據《濟源縣志》的記載,賀蘭先生懂老莊,善辟谷,居住在王屋山。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報 2010年9月30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