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不翻兒 制作工藝簡單但在外地沒有!因在制作過程中不需反煎而得名,歷史悠久、制作考究,風味獨特。雞蛋不翻兒選用優質大米、小米,將米打制成漿,然后發酵,加入各種特制調料,攪拌均勻,用容器盛適量,放于特制鍋中煎烤, 不需反煎, 只需一分鐘即可出鍋;再將雞蛋打碎拌勻,倒于鍋中煎烤, 不需反煎, 將事先做好的不翻兒置于煎成的雞蛋上面,蓋上鍋蓋,燜半分鐘。此風味小吃外型美觀,色澤鮮亮,潔白如玉,燦黃如金,為美食之佳品!
炒雞 家鄉炒雞的最大特色在于,下燴面!這一點類似新疆的大盤雞,只是少了土豆,味道倒是很好!
雞蛋蒜辣撈面條 真正的家鄉老百姓特色家常飯!好吃不貴!
甜湯 也是一種燙面煮的湯,打上雞蛋。老年人習慣的早餐!
菜糕 玉米篸和著野菜,蒸的那個東西,外地沒見過。
煮饃 和甜湯做法比較象.里面可以夾上各種喜歡的菜。
雜面條 嘿嘿,雖然我不喜歡吃,“雜面姓張,越溫越香”!
濟源旅游資源
王屋山景區
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王屋山,是我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首,號稱“天下第一洞天”。有奇峰秀嶺三十八,神洞名泉二十六,碧波飛瀑八大景,洞天福地五奇觀。主峰天壇峰,海拔1715米,因軒轅黃帝在此設壇祭天而得名,是華夏子孫尋根問祖之地。天生麗質的九里溝,奇峰絕壁,懸泉飛瀑,植被蔥郁,被譽為“夏天里的童話世界”。保持著原始自然山水風貌的小溝背還是一塊充滿神秘色彩亟待開發的處女地。2003年,王屋山以第一名的佳績入選第三批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小浪底風景名勝區位于濟源市西南25公里黃河中下游交界處,舉世矚目的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在此建成。水庫蓄水后在大壩上游形成272平方公里的浩瀚水域,呈現出高峽平湖、港灣交錯、山水交融的壯麗畫面。景區內有萬里黃河上惟一有人居住的河心綠洲——西灘,有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的張嶺半島,有自然風光與民間傳說交相輝映的黃河三峽。現在已經開工建設與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配套的西霞院水庫建成后,將為該景區再添新景。
五龍口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28平方公里,共有自然和人文景觀68處,是一個以自然景觀為主,以獼猴和溫泉為特色的山岳型風景名勝區,也是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境內盤谷寺(又稱盤古寺),是傳說中人類起源的地方。近年來,景區投資4000余萬元相繼建成了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的“華夏第一梯”、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荊浩展館以及五龍大型群雕、中華獼猴園、大圣宮、觀光纜車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精品景點,是河南省的“十佳風景名勝區”和“十佳旅游景區”,2002年8月16日又榮膺“國家AAAA級旅游區”稱號。
濟瀆廟坐落于濟水發源地,隋朝為祭祀濟瀆神而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享有我國北方“古建筑博物館”的美譽。現有宋、元、明、清歷代建筑22座,唐、宋、元、明、清碑碣石刻四十余通,為河南省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廟內現有河南省規模最大、價值很高的明代木牌樓建筑“清源洞府門”,有河南省現存年代最早的木結構建筑宋代“濟瀆寢宮”,有我國惟一幸存的宋代“石勾欄”以及堪稱國內孤例的隋“復道回廊”遺址,保留著具有隋唐遺風、神似紫禁城太和殿的“淵德大殿”遺址等。
原始森林自然景觀獨特,人文景觀豐富。位于太行山南端,濟源市西北50公里處,山高林茂,谷幽水清,集雄、奇、秀、險于一體,各種景觀自然生成,以小溝背村為中心的生態景區,銀河洞穿村而過,水清澈見底,河邊奇石遍布,神秘幽靜的原始自然風貌,奇特壯觀的山岳景觀,四季常流清澈見底的銀河溪水,氣象萬千的云海仙境,環境宜人,冬暖夏涼的自然氣候使游客流連忘返-是回歸自然生態游、攀爬登山,攀援探險游的好去處。
濟水
濟水發源于河南省濟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東潛流七十余里,到濟瀆和龍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濟瀆)、龍(龍潭)兩條河流向東,不出濟源市境就交匯成一條河,叫水,至溫縣西北始名濟水。后第二次潛流地下,穿越黃河而不渾,在滎陽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濟水流經原陽時,南濟三次伏行至山東定陶,與北濟會和形成巨野澤,濟水三隱三現,百折入海,神秘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