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沁陽市西向鎮東高村,幾百年來一直以東高“高氏”古法造紙技藝聞名于世。古法造紙俗稱“撈毛紙”,是中國歷史上馳名中原大地的一項傳統造紙技術。東高高氏古法造紙以當地的枸樹皮和麥秸稈等做為原料,把原料堆放池中浸泡漚煮,接著將碎化的原料在石碾上碾壓成穰,然后把碾壓后的穰裝入布袋在河中進行沖撞漂洗,洗去雜質后將穰倒入限池里,加水攪和成糊狀,用細竹簾從池中“撈”出濕紙,再用壓桿將胚中水分適度擠壓,分解、上墻貼紙晾曬,直到曬干揭干紙,整個工序才算完成。碾穰、撞穰、擰穰、打漿、撈紙、壓干、晾曬、整理......每一道工序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
東高“高氏”古法手工造紙歷史悠久,造紙工序復雜,與中國四大發明之一蔡倫造紙術淵源相承,它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原材料全都是植物原料,純天然,不添加任何化學成分,綠色環保;韌性好,耐拉力強,不易破損;有較好的透氣、防潮、防霉、防變質性能,尤其受到書法愛好者的鐘愛。
2015年,被列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擴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