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在沁陽市神農陶文化產業園區,傳承人湯麗正在雕刻黑陶工藝品。 楊正華攝
4月12日,在沁陽市神農陶文化產業園區,工藝師精雕細琢。“神農陶”的燒造有72道工序,運用堆塑、浮雕、透雕、影雕等不同手法制作完成。 楊正華攝
4月12日,在河南省沁陽市神農陶文化產業園區,傳承人湯麗正在雕刻黑陶工藝品。沁陽的黑陶文化有著近6000年的悠久歷史,它是中原黃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延續,有著“黑如漆、明如鏡、薄如紙、硬如瓷”的美稱,唐朝時被武則天欽點為貢品,稱為“御制黑陶”,明清時被選作皇宮和頤和園的用品。第60代黑陶制作傳承人湯麗,在傳承古人煙熏滲炭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燒制需求和經驗,運用堆塑、浮雕、透雕、影雕等不同手法創作出獨具特色的“神農陶”。將黑陶集觀賞、陳列、實用、收藏為一體,產品從過去的20多種,發展到現在的近400種。以神農時代漁獵到原始農業文明社會變革文化主題所命名的“神農陶”,樹起了中華陶文化承前啟后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