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北依太行與山西省接壤,東臨新鄉市,西臨濟源市,南臨黃河,與鄭州、洛陽相望,F轄2市4縣4區和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面積4071.1平方公里,總人口361萬。
市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319天,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累計減排率分別為38.19%和15.46%,采煤沉陷區、礦山生態累計治理恢復面積12平方公里。尤為喜人的是,焦作市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唯一穿越中心城區的城市,未來將為城市中心地帶增加50余萬平方米的水域面積和180余萬平方米的綠地。
焦作是一個區位優勢非常明顯的城市。它地處我國南北交匯點,東西結合部,又是新歐亞大陸橋在中國境內的中心地帶,具有承東啟西、溝南通北的樞紐地位。境內有焦枝、焦太、新焦、侯月四條鐵路,河南省第一條城際鐵路——鄭焦鐵路已經開工建設。擁有鄭焦晉、新焦濟、濟洛、焦溫等高速公路,地方高速公路與國家干線高速公路連通,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鄉鄉通二級”、“村村通硬化路”。
焦作是華北地區不可多得的富水區,水資源充沛。境內河流眾多,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條,還有引沁渠、廣利渠兩大人工渠,有群英、青天河、白墻、順澗等較大水庫,即將修建的南水北調工程也將從中心城區斜穿而過,這些都給焦作帶來了充裕的地表水資源;特別重要的是,焦作市是一個天然的地下水匯集盆地,北部山區及晉東南山地約1400平方公里的廣大地區,均為焦作地下水的補給區,這些地區的淺層地下水和部分降水,在復雜的地質構造控制下,匯集到該市,形成較為豐富的巖溶水資源,目前已探明地下水儲量35.4億立方米。另外,在焦作北部太行山南麓分布著約500平方公里的山前崗地和礫石傾斜平地,地質堅硬穩固,地層耐力巨大,且近鄰礦點、水源、交通干線和城鎮,是極為理想的工業用地,同時也非常適宜建造高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