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焦作 >> 歷史傳說 >> 民間故事 >> 瀏覽焦作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董永七仙女有關醫藥的方法和故事

2013/4/8 10:03:59 點擊數: 【字體:


董永七仙女有關醫藥的方法和故事   
 
    董永伺候父病,經常求醫問藥,久而久之,略通醫道。當董永領著兒子孤苦伶仃艱難度日時,又當爹,又當娘,父子倆相依為命,兒子小琢兒從小缺乏母愛,體弱多病,董永經常抱著兒子去求醫生。俗話說求醫如拜相,董永在求醫上受了很多難為。過去父病痛苦的樣子和現在兒子有病可憐的眼神深深刺激著董永,董永決心立志學醫,先行解決自家困難,進而為別人家的老人和孩子解除病痛。

  董永背著孩子遍訪名醫,處處留心討學問,又北上太行山,南下黃河灘,采集草藥,鉆研醫術,雖沒從書本上學習,但在實踐中積累,善于用土單驗方給老百姓看病,走上了民間醫生的生涯。

  董永立志要當一個窮苦莊稼人自己的醫生,所以他與世上常見的郎中不同,他走的是自己獨特的行醫道路。

  他發明了很多讓窮人不花錢也能治好病的土單驗方,在民間廣為流傳。比如,誰若感冒發燒,他就叫誰用井拔冷水配服生谷,然后捂被子出透汗,立見效果。誰若咳嗽不止,他就讓誰把綠豆搗碎,置于添了水的碗中,然后用燒得紅透的煤劑(塊)猛放于碗中,多次猛放,直至水沸,稱之為“煤劑(救)水”,喝者立馬止咳。誰家的嬰兒感冒發燒鼻子不通,他就用尿布烤熱貼于嬰兒的軟囟門上,立刻鼻通。他教人用鮮蚯蚓三條,洗凈放于碗中,撒白糖適量,用其滲出液涂在紅腫處可治痄腮(腮腺炎)。每天抹4次,3天可痊愈;用鮮馬齒莧一斤煎水服,每日4次治痢疾,五天可恢復正常;用地骨皮一兩加水二斤煎至一斤,代茶頻飲,長服可治糖尿病。他傳下來的這類土單驗方不用窮人花錢去買,原料隨手可得,效果快速明顯,深受窮苦老百姓的喜愛,據說傳下來的土單驗方有9800多個,被人稱之為“董永神方”。

  董永宣揚藥食同治。他認為:“是藥三分毒,能用食治就盡量不用藥治,常說:藥補不如食補。”他教人,用黃芪燉大公雞,治男人心臟病;用當歸燉老母雞,治婦人產后虛弱;用益母草煮雞蛋治月經不調;用月季花半兩加紅糖適量煎湯服治不孕癥;用冬瓜半斤、赤小豆二兩煮湯喝治孕婦水腫;羊肉半斤加生姜、當歸各半兩,燉煮熟透,連服三料,可治產后腹疼;用豆腐四兩,紅糖一兩,加水一碗,文火煮透,再加黃酒一小杯調服,連服七次,可治因氣血虛弱而致的產婦缺乳。董永的藥食同治的方子傳下來也很多,深受人們特別是婦女們的衷心歡迎。

  董永提倡“藥不過五味,劑不過三包。”他認為:“與其五虎擒羊,不如一箭中的”。大部分醫生一次用藥十幾種,甚至幾十種,一則相畏互殺,療效甚微,二則徒然增加病人經濟負擔,實不可取。他用藥如用兵,第一劑為投石問路,第二劑為重錘猛擊,第三劑要畢其全功。世上藥物多達萬種,但董永用藥極其價廉普通,不超過四百種,每劑用藥不超過五種,看好一個病不超過三劑藥。比如,他用石膏,只與麻黃、杏仁、甘草配伍,以清宣肺熱,止咳定喘;他用桑椹,只與羌活、木瓜配伍,可治上肢拘攣,風溫痹痛;他用黑槐花與仙鶴草、白茅根、側柏葉同用,可治咳血、衄血;他用冬瓜皮,配伍赤小豆、豬苓、玉米須、可治腹瀉、癰腫。

  董永用藥別出心裁,用法奇特。他常說,出奇才能制勝。比如細辛、辛、溫,歸肺、腎經,醫生們普遍用其作為解表藥,而董永則用其治男人陽痿,每日用細辛二錢泡茶1杯,每日泡3杯,堅持飲用,1月可愈。用細辛半兩配伍紅藤、敗醬草、金銀花水煎服,可治女人因輸卵管不通而致的不孕癥。

  山楂,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人們都知其為消食化積良藥。而董永則用其來治聲帶息肉,焦山楂一兩,水煎二次,每日一劑,服用一月內息肉消除,發音正常。

  巴豆,辛、熱,有大毒、歸胃、大腸、肺經,人們都用其為峻瀉之藥,而董永卻用于治急慢性關節炎,將巴豆兩粒去殼磨末溶入一兩白酒之中,稍加熱,用其反復搓擦患處,以皮膚微熱為宜,兩刻后用生姜片輕擦以緩解瘙癢疼痛。一般輕者治療一次,重者2次即可痊愈。

  生地,甘、寒,歸心、肝、 肺經,人們都用其為清熱涼血之藥。而董永則用于治子宮出血,用生地二兩,黃酒一斤,加水用文火煎液成八兩,分早晚2次口服,最短1天,最長3天,可見良效。

  黃芪,甘、微溫,歸脾、肺經。人們都知其與人參一樣為補氣良藥。而董永則用它來治肺心病,用黃芪一兩,附子三錢,白術四錢,水煎服,療效非常顯著。董永常用的四百種藥,用法都與別人不同,使人感到奇怪不解,但都能受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據說,董永治病有三大法寶。第一個法寶是“一藥多用”。比如他用上藥治下。即用治口舌的藥來治陰唇瘙癢,用止咳定喘之藥來松弛宮縮,防止流產。他把一種藥發明成多種用途,使治病成本極為低廉。第二個法寶是“對癥用猛藥”。他只要第一劑藥投石問路對了癥后,第二劑藥他就敢于加大劑量猛擊,柴胡的常用量為三錢到五錢,他敢用到三兩、半斤,醫生們常說用細辛不過一錢,但他治不孕癥用其走竄之性,與其它藥物配伍,一次敢用一兩。常人用萊菔子一般至多用一兩二兩,他有次為了治一個頑固性呃逆,一劑就用了一斤,水煎服,立見成效。董永的第三個法寶是“一病一次一方”。他認為,十病九不同,一個病人與另一個病人雖有時得的是同一種病,但因人而異,各有不同;同一個病人前次與此次雖得的是同一個病,也因時不同,各有差異,所以提倡一個病人來一次就得辯證施治一次,開一次新的方子。他說,若一種病用一個固定的方子就可治愈,那還要醫生干什么?

  董永妻子張七鮮,傳說曾在云臺山上居住,等兒子三歲多的時候,她才又回到大董村。她也是個熱心人,是個紡織神手,誰家紡紗織布上出現有難處,都要尋她討教、幫忙,她總是有求必應,女人們都很感謝她,都尊稱她張七姐。

  張七鮮也很通曉醫藥,從山上帶回了很多草藥,誰家女人、小孩病了,總是找她治療,張七鮮治一個,好一個,名氣越傳越大。有的年輕媳婦久婚不孕,也來找張七鮮治療。七鮮女對治這種病更是得心應手,治好的很多。經常有許多治好病生了孩子的婦女抱著孩子前來感謝,大家都感謝她,說她真象送子的神仙。不管誰想要“跑馬射箭的,”還是想要“穿針引線的”,她都能讓公公婆婆、夫妻兩口稱心如意。后來民間流傳一段古話:“三月八,草芽發,七鮮女送子到俺家,要個穿針引線的,搉(que折斷)個圪杈抱雞娃。”這首古話是說陽春三月萬物思春,生機萌發,繁殖機能旺盛,不冷不熱的天氣,是懷孕的最佳時機,三個月內胎兒不易得病,六七個月瓜果下來,便于孕婦營養,緊接著金秋送爽,更宜孕婦休養。三月孩,不過年,生孩子的時候正是冬季農閑,全家人有空兒照看嬰兒。“穿針引線的”指女孩,“跑馬射箭的”指男孩,“搉”是折斷的意思,“圪杈”是指小樹枝杈兒,“雞娃兒”是指男孩的本地土話。若是問七鮮女,孕婦懷的是男是女,七鮮女總是摸摸孕婦肚子笑而不答,若摸出是男孩,就會從院子里的杜梨樹上搉個小圪杈兒遞給孕婦,時間長了,女人們也都領悟了七鮮女的意思。若想生個小男孩,也不明說,就從家里榷個小圪杈兒帶給七鮮女,這就是千百年流傳的“搉個小圪杈兒,抱(音布)個小雞娃兒”古話的由來。每逢農歷三月初八日,想求生子女(祈子)的人都要來找七鮮女醫治。生了孩子心滿意足的人家,也會自發地成群結隊提著紅燈籠、拿著紅綢帶,來到董永家表示感謝。久而久之,這一天就成了這一帶的“送子節”。

  張七鮮還挑出四樣藥材——地黃、牛膝、山藥、菊花,教給鄉親們栽種,這就是后世聞名的“四大懷藥”。后來張七鮮被人們神化成了天上的七仙女,四大懷藥也被神化成了七仙女帶下來的天上仙藥,成了遍天下治病救命的常用藥材,也給懷川藥農帶來了生財門道。

  董永的兒子琢兒在父母的影響下,門里出身,自會三分,從小就愛好醫學,成大后也隨著父母行醫,父子兩無論何病,一看便準,擅長用土單驗方給人治病,叫人不花錢或少花錢就能治好病,很受窮人們歡迎。父子倆雖沒有什么輝煌巨著可登醫學殿堂,卻留下了九千八百多個土單驗方,深受窮苦百姓愛戴,在廣大勞動人民心中樹起了不朽的豐碑。

  董永一家三口整天給窮苦百姓看病,忙也忙不過來,就帶出了一大批熱心助人者為醫術弟子,這些醫術弟子后來分布到全國各地,在董永和七鮮女去世后,皆懸掛董永和七鮮女的畫像為標志從事民間醫生行業。這些人立足莊稼地,服務貧苦人,半耕半醫,隨叫隨到,救死扶傷,熱心為民,被稱為莊稼人自己的醫生。

  大董因董永而顯名,后來因董永孝感天地,被稱為孝董。隨著歷史的變遷,被人簡寫為小董。

  在董永的影響下,小董因醫藥而興盛,自古出名醫,是著名的民間醫生集中地,代代都有一大批讓窮苦農民不花錢或少花錢就能治好病的醫術高超的民間醫生。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