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舶來藝術的油畫在中國深入發展的百年歷史中,產生過重大的社會影響,而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油畫家的杰出代表人物靳尚誼先生,不僅肩負了承前啟后的歷史責任,更推動了中國油畫以嶄新面貌和獨特風格屹立在中國美術發展史的長廊之中,尤其他創作的許多歷史名作,像是一盞盞不滅的明燈,閃耀在我們的記憶里。
張祖英先生說,“靳尚誼的藝術成就,突出地體現在他把歐洲古典油畫精髓及他所體現的崇高、理念精神,在當代中國的具體條件下,較好地使之與中國民族藝術傳統和精神交流融合,開創了中國油畫新古典主義學派,成功地在作品中體現出他個人對生活理想的追求;從文化角度上說,對油畫這一外來藝術形式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在一個方面進行了帶有啟示性的探索,從而為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這是一個比較準確而質樸的判斷。
靳尚誼先生巨幅發現記
這張新發現靳尚誼先生所繪巨幅《毛主席半身像》,布面油彩,尺寸為200×150cm,毛主席的形象屬于是晚年時期的標準像,彌漫著那個時代所特有的歷史信息和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
據收藏家介紹,1967年,靳尚誼先生接受某單位的邀請,為某大禮堂繪制了這幅《毛主席半身像》巨構。起初,這幅作品上并沒有畫家的署名,人們不知道它竟然是大畫家靳尚誼先生的作品。事實上,在“文革”期間,毛主席像曾經風行一時,幾乎各大單位內都掛著毛主席像,所不同的是,如此名家名作的高水平毛主席像確是鳳毛麟角。大約于上世紀80年代,這個單位搬家的時候將此作品遺棄。不久,知道內情的人順著線索立即尋找,終于把它從廢品堆里搶救了出來。否則的話,后果難以設想。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