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家王強
□本報記者伊勝利文/圖
王強,48歲,開封市禹王臺區汪屯鄉農民。打過工,經過商,現任開封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大浪淘沙溫泉賓館董事長,曾獲“開封市十大杰出青年”。9月4日,記者慕名采訪了這位農民企業家。
記者:常言說,創業難,守業更難。你是如何理解和把握的?
王強:要干成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容易,除了踏實、敬業,還要憑機遇。18年前,家鄉搞商業街開發,當時的老百姓經商的意識不強,雖然政府大力支持,但一年多時間商業街開發還不到70%,剩余的部分無人問津。我正在外地打工,聽說此事后立即返回開封,找到鄉政府主動請纓,貸了一筆巨款,把剩余的30%地塊全部開發成房產,贏得了第一桶金。之后我到大學深造3年,掌握了高層企業管理和市場經濟必備的知識、技能,重回商海,視野更開闊,思維更超前。2001年又開發了開封縣城關鎮商業街等,逐步站穩了腳跟。
記者:在市場打拼中,你最深的體會和收獲是什么?
王強:真誠、快樂。20世紀90年代末期,開封花生種植面積全國最大,品種好,產量高,但因諸多因素制約著價格、品種和數量,致使許多南方商戶從農民手中購買不方便。1998年我主動找廣東客戶洽談,用真誠贏得了信任,承擔了代收業務。為滿足他們購買量大需要火車運輸的要求,我以信義作保,聯系車皮,一來二去,就把花
生、大豆、玉米等農副產品不斷地發往南方。向農民收購時,每斤價格都比別人高兩三分,運輸中,全部采用透明包裝袋,包裝袋上打上我的名字和電話。以誠信贏得市場,同時也收獲了許多快樂。
記者:你的快樂來自哪里?
王強:我是一個農民,憑借自身的努力能夠在社會上站穩腳跟,我很知足。所以快樂來自每一次創業的過程,來自付出后的收獲,來自平和的心態。10多年來,我一直累并快樂著。
記者:能說具體點嗎?
王強:2010年,我放棄房地產和農副產品開發強項,另辟蹊徑接手經營了大浪淘沙賓館,就是想再體驗一下創業的快樂。3年來,我先后投資400多萬元,建成了集餐飲、住宿、洗浴、健身于一體的多功能溫泉賓館,力爭年內打造出開封市全新的(開封縣唯一的)星級旅游賓館,為古城旅游事業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