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四屆中國收藏文化(開封)論壇各項活動的相繼落幕,我市收藏市場在金秋時節掀起的收藏熱潮,也開始隨著天氣一道慢慢降溫,收藏市場也進入一個相對的淡季。面對越來越大的收藏品需求市場,如何做到淡季不淡,是擺在收藏品商家以及收藏品市場運營方面前的一個問題。
連日來,記者走訪我市多個收藏品集散市場,發現各個收藏品市場人流量均不如前一段時間。位于內環路的古玩交易市場,是我市較早形成的收藏品市場。在該市場內,能看到不少店鋪都在營業,也有不少古玩商每日都在市場內擺攤售賣。一位古玩店老板告訴記者,這個古玩交易市場因為形成時間較長,成了不少市內外收藏者經常來的地方。旺季時,每日交易量都很可觀。但在目前的淡季,來市場內轉悠的大多數是熟客,他們每日都習慣性地來這里逛逛。這位老板說,在這種形勢下,交易量肯定上不去。另外幾個晚開或新開的收藏品市場內,人流更少,不少商鋪門可羅雀。
中國收藏文化(開封)論壇經過多年的舉辦,不但活躍了開封收藏市場,讓更多人認識收藏、了解收藏,也讓更多外地收藏界人士來到開封,為開封收藏市場增添了活力。尤其是論壇舉辦期間,各項精彩的活動每年都吸引了眾多收藏愛好者來到開封。但是,隨著論壇各項活動的落幕,收藏熱也開始快速降溫,且這一現象已持續很久。
一位收藏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開封收藏市場還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民間巨大的收藏需求正慢慢釋放出來。對不少初入收藏界的人士來說,在論壇舉辦期間參加各類活動以及和收藏界名家、專家面對面接觸,能學到不少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在面對紛繁復雜的收藏品市場時,不少收藏界人士,特別是新手,多選擇觀望。這就要求我們的商家、收藏品賣場在收藏淡季到來之時,持續開展一些收藏相關活動,做到以活動帶動銷路。這種活動既能滿足收藏愛好者對收藏知識的需要,也能活躍收藏品市場。
自我市按照有關規定出臺政策規范扶持民辦博物館發展以來,不少較具特色的民辦博物館相繼成立。記者發現,不少民辦博物館成立以后,只是單純地進行藏品展示,而相對缺乏與參觀者互動的收藏品知識、收藏知識互動。有專家指出,各類民辦博物館可以結合自身特色,時常開展一些與收藏密切相關的活動,這樣既活躍了收藏市場,又讓博物館事業進一步深入人心,更好地促進收藏市場和博物館事業的發展。本報記者 張東偉【原標題:如何才能讓開封收藏市場淡季不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