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開封

山陜甘會館傳遞了什么“商經”?

2014/1/7 10:41:46 點擊數: 【字體:

山陜甘會館傳遞了什么“商經”?

山陜甘會館傳遞了什么“商經”?


    正是因為當初山陜甘會館的精心設計,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晉商很快在從商地站穩腳跟。從這一點來講,商人會館恰是商業文化的特殊載體,搭建了商人和社會關系的橋梁,凝聚了人心、拓展了商路。

  在我國的七大古都中,開封(古稱汴梁)以其七朝古都的歷史文化而聞名遐邇,然而,當人們耳熟能詳地談起古都開封的多處文化古跡時,卻很少人對其近代彌足珍貴的一座商業地標有所提及,這就是山陜甘會館。

  最近,記者隨中國民間商會前往開封工作考察時,作為城市商業地標的名片,該市負責人向我們介紹了山陜甘會館的歷史沿革,當記者親眼目睹了這座歷經200余年風雨而依然美輪美奐的古建筑群落時,會館——這種城市商業歷史文化的特殊載體,也為我們呈現了許多鮮為人知的近代商會縮影。

  結商幫 護商業

  開封的山陜甘會館建于清乾隆年間。到乾隆年間,開封日漸繁華,南來北往的客商紛至沓來。起初是山陜兩省的富商為擴大經營,保護自身利益籌結同鄉會,后又加入甘肅籍商人,遂名“山陜甘會館”。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清設“河南商務總會”,山陜甘會館又一度成為“河南商務總會”會所。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山陜兩省毗鄰、習俗相近,近代兩省商人為了促進自己的經貿事業及保護從業者的利益,在交通便利的城鎮修建了諸多的會館,如開封山陜甘會館、賒旗山陜會館、周口山陜會館、正陽山陜會館、泌陽山陜會館等。

  山陜商人在河南境內的交通樞紐和水陸碼頭聯合創建山陜會館,是出于關注中部及東南部市場、因地制宜構建商業網絡的需要。山陜商人在中原交通要道沒有設立獨立的分省會館,而是設立聯省的“山陜會館”,明清時期溝通中西部、中南部地區的經濟聯系是山陜商人的共同事業,他們的利益趨同,設立聯省會館以保障他們經營中東部貿易是其共同的事業追求。

  同時,明清時期山陜商人共同關注了廣闊的中部和東部、南部市場,他們僅僅把中原作為通向東、南部地區的貿易中轉站,因而在中原地區攜手一致對外,壯大經營中東部的經濟力量。明清的山陜商人是溝通東西部通商貿易的主體商幫,他們以山、陜為根據地奔走于江南塞北之間。把大量的江南布匹、茶葉、日用百貨販運到西北各地。又將西北各地的皮革、藥材、煙草販運到江南各地,使得中原的洛陽、開封、南陽、周口成為中部的金融中心和貿易市場。

  而會館,也表現了陜西商人配合山西商人的積極姿態。這在中國工商會館發展史上是一種并不多見的現象。

  敬“關帝” 傳信仰

  山陜甘會館主要供奉“關帝”。“關帝”是關圣帝君的簡稱,即關羽,俗稱為關公。他是三國時代蜀漢名將,是我國民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神圣。明清以來,各地修建關帝廟成風,又因關羽是山西解州人,所以山陜商人在修筑會館時,特意在院內修建了一座關帝廟。據說每逢祭祀關羽之日,會館連日演戲,人山人海,十分熱鬧。關羽是封建社會“忠義”的化身,商人重義,又是山西商賈的老鄉,故山陜商人在其開封的會館內修建關帝廟,隆重祭祀關帝,求其保護降福,也是順理成章的事。現在保存下來的這些亭臺殿閣,只是會館中那座關帝廟的一部分。多年來,經有關專家鑒定,這里尚存的建筑物,氣勢之宏偉,工藝之精妙,不僅在汴梁城中是獨一無二的,在國內也是少有的,堪稱清代雕刻藝術的珍品。

  關羽最講“信”和“義”,被商人奉為“武財神”,因此,山陜甘會館拜殿兩山的“懸魚”上醒目地寫著“公平交易”、“義中取財”的字樣。

  河南開封山陜甘會館內的關帝崇拜為商人提供祭祀的場所,商人將關羽誠信忠義精神引入商界,作為經商的核心理念,傳播了信仰,增強了商人間的凝聚力,強化了同業自律,使之成為商業文化的主流和經濟發展的助推力,使商人社會地位和人格得到提升。

  聯鄉誼 聚人心

  山陜甘會館為一處庭院式的建筑,建筑之間以檐廊串聯,整座建筑群整齊而精致。會館的建筑是由群體組成的布局美,最典型的莫過于磚、木、石三雕,其題材豐富多彩,畫面駁雜變幻,幾乎包含了三教九流全部精粹的軼聞典故,給人們在觀賞中提供充分馳騁想象力的廣闊天地。木雕為鏤空透雕,上下寬度達170厘米,雕刻題材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各種瓜果、花鳥、動植物、山水、人物、神獸、龍鳳等,雕刻技法精湛,其景物玲瓏剔透,栩栩如生,加之丹青彩畫,更顯得絢麗多彩,金碧交輝。

  開封山陜甘會館的建筑裝飾藝術正是山西民間雕塑斐然成就的一個縮影。會館的建筑裝飾常用的材料有椴木、楊木、梨木等,一般構圖都以圓木周邊寬度為限,十分講究刀法和風格,以及用材本身的自然特點去尋找其內在的表現力,在表面的色澤、紋理、結構等微妙變化中相形度勢、因材施藝、量形取材,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韻味。會館的木雕藝術成就最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題材最豐富。

  商人會館是明清時期寓居外地經商的同籍商人設置的一種社會組織,其功能主要體現在市場、社會、宗教三方面。為了能借會館最大限度地謀利致富,各地域商人紛紛在會館的規劃布局和建筑設計藝術上巧運匠心,為會館的良性商業運轉營造有利環境和條件。

  河南開封山陜甘會館是清代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而其選址布局和建筑設計必然具備典型的商業味;明清時期儒家思想逐漸被商人所吸納,為宣揚其儒商精神,儒賈相通的設計風格成為山陜甘會館這一建筑的特色;會館內的關帝崇拜,又整合了商幫,協調了商幫與當地社會的關系。可見,開封山陜甘會館建筑設計處處凸顯出商人的經商理念,通過聯鄉誼、結商幫盡快取得各階層人士的信任,盡快融入了當地社會。

  事實上,也正是因為當初山陜甘會館的精心設計,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晉商很快在從商地站穩腳跟。從這一點來講,商人會館恰是商業文化的特殊載體,搭建了商人和社會關系的橋梁,凝聚了人心、拓展了商路。:■本報記者 許長江【原標題:山陜甘會館傳遞了什么“商經”?】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2010年05月06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