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菊城,大美開封。11月25日,延期一周的第31屆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在燦若云霞的簇簇菊花中落下帷幕。
年年歲歲菊相似,歲歲年年韻不同。而立之年后,今年的菊花文化節由國家住建部、河南省政府主辦,中國風景園林協會、河南省住建廳、開封市政府共同承辦,標志著開封菊花文化節由省級節會正式上升為國家級節會。
有人說,菊花文化節是開封的一個“聚寶盆”,彰顯著開封的歷史、文化和精神,助推了開放招商,帶動了文化旅游,孕育了菊花產業,提升了城市形象。
搭好菊花臺唱響經濟戲
把菊花節會作為開放招商的平臺,已有20年的歷史。1994年菊會上30億元的投資額,開了開封菊會招商的先河。今年的菊花文化節開封市簽約項目96個,總投資917.2億元,項目投資總額創歷年之最。
從30億元到917.2億元,菊花節變化的不僅僅是數字上的累加。
今年菊花節上,國內外500強、行業龍頭企業等客商達到了244家。開封市把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高端化工和新材料等十大產業作為招商重點和主攻方向,細化招商路線圖,并把菊花文化節作為檢驗重點產業大招商成效的平臺。
勤儉辦節會文化增內涵
今年菊花文化節,采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方式,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要求,控制活動規模,由去年32項活動壓縮到今年15項,辦會財政支出比去年減少約50%,各項接待活動一律從簡。
本著返璞歸真、勤儉辦會的理念,本屆菊花節還壓縮掉了慣常的開幕式專題晚會,以一臺精品文化劇目《千回大宋》首演式替代開幕式,既節儉務實,又凸顯鮮明的宋文化特色。
在此期間,開封市在鞏固提升原有文化旅游景點的基礎上,重點推出“一河兩街三秀”等開封文化旅游新亮點、新品牌。同時,全市各景區也紛紛推出一批新的文藝表演節目,如大相國寺的梵樂、龍亭公園的《百戲進皇宮》、天波楊府的《忠烈千秋·楊家將》等。
菊花產業興鏈條更完善
禹王臺區南郊鄉魁莊村作為開封最大的菊花生產基地,是國家命名的“菊花之鄉”。今年,北至承德,南至杭州,東至青島,西至拉薩、烏魯木齊,都能尋覓到開封菊花的亮麗身影。
乘著菊花文化節的東風,近3年,開封把菊花產業逐步打造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使開封菊花從單一觀賞向食用、茶用、藥用延伸、拓展,菊花酒、菊花餅、菊花茶等菊花產業系列產品走俏大江南北。
從2012年起,開始建設中國(開封)菊花高新科技產業園更是開封菊花產業化的一個縮影。占地5000畝的菊花高新科技產業園,集科研、展覽、交易、種植、深加工、養生為一體的菊花產業園區,按其功能規劃為交易中心、科研區、展覽區、生產種植區、深加工區、文化展示區、養生區、綜合管理區等。
“菊花高新科技產業園將延伸菊花產業鏈條,走規模化發展道路,增加菊花系列產品的科技含量,實現發展菊花產業與旅游休閑的有機結合。”開封市菊會辦負責人說。(原標題:第31屆開封菊花文化節綜述:充滿文化的“聚寶”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