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漯河 >> 歷史傳說 >> 古老傳說 >> 瀏覽漯河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鍋垛口及其傳說

2013/4/12 11:25:04 點擊數: 【字體:


    鍋垛口在舞陽縣城西11.5公里,卸甲店東北,干江河東岸。因以鐵軸貫釜結構,筑起攔河壩,以堵塞原干江河(古名舞水)東流之河口,故名鍋垛口,亦稱鍋堵口。《上蔡縣志》記載為郭渡口。相傳,在干江河未改道之前,此處是溝通舞水南北的重要渡口。1975年8月特大洪水后,有人發現一塊“南舞渡”三個大字的石志。據實地考察,在緊臨鍋垛口北側,有一高臺地,群眾俗稱瓦碴地。農民耕地時,經常翻出磚塊瓦碴和其它陶片。相傳南舞渡遺址即此。
   
    傳說明朝萬歷年間,有一個姓王的在京城督堂官。一次家鄉來人對他說,每逢河水漲流,他家祖墳上黑壓壓地爬一片老鱉。王督堂聽到后非常惱火,認為那是很不體面的事,便起了改河的念頭。他經過一番思謀,秦本于神宗皇帝,說洪河離他家祖墳只有十幾丈遠,會沖毀祖墳,建議把洪河上游的干江河由東流改為向北流入澧河。當時朝遷想二河歸一流量增大,鞏難容納,這不合情理,便對王督堂說:“改河輸理呀!”。王督堂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利用音同義不同,假傳圣旨,要“改河入輸”。他回鄉興師動眾,征調葉、舞兩縣的三千多民工,開挖三十多丈寬,六里多里多長的北流河道與澧河相通,并協同葉、舞二知縣筑起兩丈多高的指揮臺,親自坐陣督工,在干江河筑壩截流。說也奇怪,堵壩工程就是合不了壟,督堂急得抓耳撓腮。恰在這時,附近村有一婦女喊她的兒子鍋垛吃飯。王督堂聽到小孩的名字叫鍋垛,很應順以鍋垛口的意思,狠毒的王督堂就命手下人把這個孩子按在一口大鍋下,然后又用許多鍋,把底穿透,用沙木桿串起來,打成垛才堵住了急流。后人就把這地方叫鍋垛口。至今常有紅水流出,人們都說這紅水是鍋垛的血。
   
    據說就在改河竣工不久,朝遷派一位欽差來河南巡視,發現了王督堂的祖墳不是象他說的只有十幾丈遠,而是一里有余,況且改河入澧勞民傷財,怨聲載道。他回京奏明朝遷后,以欺君之罪將王督堂九門斬首。“改河入澧”到底還是“改河輸理”。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下一條:城頂村傳說上一條:黑龍廟的傳說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