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唯一的禪讓活動紀念地,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繁城鎮。
受禪臺在繁城鎮獻街村南,筑成于東漢延康元年(220年)。是當年魏王曹丕接受漢獻帝的禪讓,登基稱帝的地方。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十月,魏王曹丕在繁陽(今繁城)筑靈臺,舉行受禪大典,接受漢獻帝的禪讓,代漢立魏,改年號為黃初,稱魏文帝。從此結束了劉漢王朝400年的歷史,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的魏、蜀、吳三國時代。臺上原有大殿等建筑。現僅存高臺一座,臺分三層,座北朝南,呈上圓下方狀,高約13米,底周長368米,總面積8448平方米。

受禪臺前有兩碑,即《受禪表》和《公卿將軍上尊號奏》。
上尊號奏碑,碑高3.70米,寬1.19米,厚0.33米,上刻公卿將軍們呈給魏玉曹丕的奏章,力勸以曾代漢,建立魏國之事。受禪表碑高3.70米,寬1.10米,厚0.3O米,詳細記錄了黃初元年(220年)冬十月二十九日,漢獻帝在受禪臺上將帝位禪讓于魏王的事實。兩碑并列,立于鎮內的獻帝廟舊址上,碑呈圭形,額有穿,沒有華麗的裝飾。(國家文物局)【原標題:受禪碑和受禪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