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陽煙澗村,中原地區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農村。在煙澗村,“伸手一摸就是兩漢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東漢馬踏飛燕、東周天子駕六、戰國方鼎、春秋蓮鶴方壺……
家庭式作坊遍布全村,工藝簡單,“只要看一遍,誰都會做”
步入河南省伊川縣煙澗村,在馬路邊和村民家外墻壁上,隨處可見“出售青銅器”、“批發天子駕六”等招牌;穿行村中,拋光機和電焊發出的尖嘯聲不絕于耳,燒爐子的煙囪冒著黑煙。
煙澗村因出產仿古青銅器而聞名中國甚至世界。網絡有數據稱,該村的專業加工戶達300多家,從業人員1880余人,年創產值9000余萬元,有東漢 馬踏飛燕、東周天子駕六、戰國方鼎、春秋蓮鶴方壺及壁掛、仿古臺燈等1000余種產品。這些產品在東南亞地區很搶手,美、英、日、加、法、德等國的商人也 非常喜愛煙澗的仿古青銅器。
煙澗村共有近800戶人家,制作青銅器的有200多家,青銅器制作成為這個村的支柱產業之一。但很多工廠還都是家庭作坊,規模都不大,工人多是自己家人。
事實上,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存在為數不少的“青銅村”、“仿古村”,村子里不論男女老少都能制作青銅器,每天,難以統計的仿古青銅器從這里流向全國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