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釋義】:諸葛靚后來才到晉朝首都洛陽,被任命為大司馬,他不肯應(yīng)召赴任。因?yàn)楹蜁x室有仇,常常背對洛河的方向坐著。
【典故出處】:《世說新語》諸葛靚后入晉,除大司馬,召不起①。以與晉室有仇,常背洛水而坐。
諸葛靚后來才到晉朝首都洛陽,被任命為大司馬,他不肯應(yīng)召赴任。因?yàn)楹蜁x室有仇,常常背對洛河的方向坐著。他和晉武帝有舊交情,武帝很想見他,卻又找不到理由,就請嬸母諸葛太妃招呼諸葛靚來。來后,武帝到太妃那里和他見面。行禮后就喝酒,喝到痛快的時(shí)候,武帝問:“你還記得我們小時(shí)候的交情嗎?”諸葛靚說:“臣不能吞炭漆身,今天又看到了圣上。”說完便涕淚交流。武帝于是既慚愧又懊悔地退了出去。
在洛河北岸世大片輝煌的宮殿,因?yàn)檫@些巍峨的宮殿象征著皇權(quán),諸葛靚想起父仇難報(bào),只能用“背洛而坐”來表達(dá)對晉室的憤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