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王和花后的故事,說來有點兒曲折,聽后有點兒感傷。
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洛陽北邊的邙山植被很好,牡丹很多,被稱為牡丹山。
山腳下的一戶人家,有個名叫黃喜的窮孩子,父親過世早,他與母親相依為命。由于家里窮,他從小就挑起了生活重擔,每天一大早就起床,拿起母親為他準備的干糧袋,往扁擔上一掛,提上柴刀就上山了。
在黃喜上山必經的一個山坡上,有個石人站在黃土里。黃喜第一次上山時,就看見它站在那里,來去都要和它打照面。這個石人究竟是怎么來的,當地沒有一個人能說清楚。
離石人不遠的地方,有一眼山泉,泉水常年不竭,清冽甘甜。黃喜上下山時,就在泉水中洗洗手、洗洗臉,喝上幾口水。這眼泉究竟什么時候就有了,當地也沒有一個人能說清楚。
山泉旁邊長著一株紫牡丹,這株牡丹與眾不同,花盤特別大,就像黃喜吃飯用的大海碗。這株牡丹的花香特別濃郁,黃喜每次來了都要聞一聞。這株牡丹究竟長了多少年,當地更是沒有一個人能講明白。
每天早上,黃喜總是第一個來到這里,和石人、泉水、牡丹打個照面。他總是從扁擔上取下干糧袋,往石人脖子上一掛,說:“石人哥,吃饃吧!”之后,他走到山泉旁,捧起泉水澆澆紫牡丹的根,說:“牡丹姐,喝水吧!”然后他才高高興興地上山砍柴。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黃喜長成了一個英俊的小伙子,他依然砍柴、賣柴,樂樂呵呵,人們都夸他勤勞憨厚、質樸樂觀。這一天,他又像往常一樣,砍完柴來到石人面前,取下石人脖子上的干糧袋,笑嘻嘻地說:“石人哥,你不吃饃,那我可吃啦!”吃過饃,他又到山泉邊喝了幾口水,給紫牡丹澆了幾捧泉水,就挑起柴擔下山了。
可他這天砍的柴太多了,把扁擔都壓彎了,沒走幾里路就累了,便用木叉支起柴擔歇息。這時,一位姑娘從山上走下來,她見黃喜挑不動了,就說:我幫你挑吧。黃喜一聽,臉都羞紅了,一個大小伙子,怎好讓姑娘替自己挑擔?便連連擺手謝絕,急得連話也說不出來了。姑娘見他窘成這樣,“撲哧”一聲笑了,不由分說搶過擔子,挑起來就往山下走,急得黃喜在后面追趕,卻又追不上。
解讀
故事講到這里,出現了一位姑娘。姑娘出現了,牡丹也該出現了,因為民間牡丹故事中,“牡丹花”基本都是由女性變的。想想也是,牡丹很美麗,姑娘很青春,這兩種形象往一塊兒一捏合,是十分妥帖和生動的。你想想:總不能讓一個大男人變成一朵牡丹花吧。
可今天這個故事有所不同,還真是一個大男人變成了牡丹花!是誰呢?就是上面提到的黃喜!他最后變成了姚黃,成為花王。而上面提到的那個姑娘,最終變成了魏紫。這兩個人物,是不是寓意牡丹的繁殖呢?洛陽花工說:牡丹共有六種繁殖法,分別是分株繁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播種繁殖、壓條繁殖、組織繁殖。好了,那就讓我們看看,姚黃和魏紫的誕生,到底屬于哪種牡丹繁殖法。
故事
話說那位姑娘,一口氣將柴擔挑到了黃喜家。黃喜娘正在做飯,見兒子領回一位美女,很高興,連忙把姑娘請進屋,又是讓座,又是倒茶。這姑娘不坐也不喝,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樣,袖子一卷就下了廚房,幫老人干活去了。
飯后,黃喜去賣柴,黃喜娘就拉著姑娘的手問長問短。姑娘說:“我叫紫姑,就住在邙山上,父母都過世了,家中只有我一個人。”黃喜娘一聽,這不是樁好姻緣嗎?于是,她趕緊說:“閨女,你模樣俊,心腸好,家里又沒有親人,挺孤單的。這樣吧,俺老婆子和你黃喜哥,今后就是你的親人了!”她拐彎抹角地暗示,想讓紫姑嫁給黃喜,做她的兒媳婦。
紫姑答應了,脆生生地叫了一聲“娘”,把老婆子高興壞了。從此,紫姑就在黃喜家住下了。她能做一手好針線活,繡的牡丹特別好看,黃喜上街賣柴的時候,順便帶上她繡的牡丹繡品去賣,總被搶購一空。
日子順遂,家境就好起來。黃喜娘催他倆早辦婚事,紫姑卻說:“不急,再等等吧。等我來到這里100天后再成親。”這是為啥?原來,紫姑就是山泉邊的那株紫牡丹。她有一顆寶珠,整天含在嘴里。她想嫁給誰,就得和誰輪流含寶珠,如果沒含夠100天,她就不能成為凡人,就不能嫁給黃喜。所以,自從踏進黃喜家的門,她和黃喜就輪流含著寶珠。
她一再叮囑黃喜:珠子只可含著,不能咽下!黃喜問:“這珠子有何妙用?”她不敢把話說透,只說:你含著吧,能提神健身,減輕疲勞,今后你挑擔子就不累了。黃喜心想:既然有此妙用,今后我就多砍點兒柴,反正也累不著了。一天,他砍的柴特別多,挑在肩上像兩座小山,但由于嘴里含珠,竟然不覺得擔子重,很輕松地挑下了山。他很高興,認定這是寶珠,每天都要含一含,心里默記著天數,等含夠100天,便能與紫姑成親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黃喜已經含珠99天,再過一天就將期滿。他非常興奮,充滿期待?傻搅说100天,會不會出現波折呢?他能如愿以償嗎?
解讀
這顆珠子象征著牡丹的種子。在牡丹的繁殖方法中,有一種是播種繁殖,這是一種有性繁殖法,必須通過牡丹父本和母本進行雜交。在這個故事里,有一個重要的情節,黃喜和紫姑必須把這顆珠子含100天,這說明,牡丹育種經歷的時間很長。我在采訪中得知:洛陽地區的牡丹,由于品種的不同,有的在7月下旬種子成熟,有的在8月上旬種子成熟。牡丹是4月開花,如此算來,到了七八月份,正好是100天上下,種子成熟了,就可以繁衍下一代了。民間故事的內容與牡丹種子成熟的歷程和時間竟如此吻合,真是頗有意趣。
故事
再接著講故事。到了第100天,黃喜還像往常一樣上山砍柴。他走到石人面前時,喜不自禁,就對石人說:“石人哥,我明天就要與紫姑成親了,你為我高興嗎?”說完對石人笑了笑。他又來到泉邊,想把這喜訊告訴泉水,再告訴那株紫牡丹?伤豢,不對呀,紫牡丹不見了!
他一下子想起來:自從與紫姑相識之后,這株紫牡丹就不見了,只是這100天以來,自己始終被愛情陶醉著,竟沒注意到紫牡丹是否存在。想到此,他不禁脫口問道:“石人哥哥,你知道紫牡丹被誰挖走了嗎?”沒想到石人真的開口說:“紫牡丹哪兒都沒去,就在你家里呢!”
黃喜大吃一驚,一邊往后退,一邊問道:“石人哥哥,你怎么會說話?!”石人這才說:“我是仙人,看你是個老實人,才對你說實話——那個紫姑,其實是個花妖!是那株紫牡丹變的!她要你含珠子,是想吸干你身上的精血和元氣,到明天你已經含珠100天,你快沒命了!明天你就要死了!”
石人的一番話,黃喜不大相信,他不相信紫姑會害她?上氲酵蝗皇й櫟淖夏档,再想想突然出現的紫姑,他心中不免忐忑,便追問石人這是不是真的。石人一口咬定是真的,并對黃喜說:“你要活命還來得及,把那顆珠子吞下去就行了。”
黃喜是個老實人,信以為真了。到家后,紫姑又要他含珠子,他就將珠子咽下去了。紫姑一見,大驚失色。黃喜娘責問兒子這是咋回事。黃喜便將石人講的話復述了一遍。聽他這么一說,紫姑什么都明白了,原來黃喜上了石人的當!這下子全完了,紫姑一邊哭,一邊道出了真情。
原來,那個石人是石頭精,他見紫姑貌美,便想娶她為妻。紫姑不從,石人一直糾纏,只是紫姑身上有法寶,就是那顆寶珠,只要含在嘴里,石人便無可奈何。后來,石人發現紫姑愛上了黃喜,非常嫉妒,就密切關注事態進展。當黃喜含珠的日子進入倒計時后,石人就想用謊言讓其上當,F在,黃喜果然上當了,紫姑失去了護身法寶,黃喜也將很快死去。如此一來,石人就可以脅迫紫姑嫁給他了。
黃喜聽了,后悔不已,便要找石人拼命。紫姑勸他別魯莽行事,因為要想懲罰石人,必須帶上利斧,一下子將石人的頭劈開;劈開后,石人頭中有一部無字天書,馬上取出來,高高拋向空中,石人就會受到懲罰了。
黃喜遵命,提起斧頭爬上山坡,見了石人,一句話也不說,舉起利斧迎頭劈去。只聽一聲巨響,石人的頭破了,頭中果然有一本無字天書,黃喜將天書朝空中拋去,霎時出現一道亮光,隨后一聲霹靂,便將石人擊得七零八落了。
黃喜大喜,心想,總算懲罰了石人?墒牵穷w珠子開始在他腹中作怪,如火在燃燒,十分難受。他趕忙喝山泉,但仍感燒得難受,只得跳入泉水中,沒想到泉深無底,很快把他吞沒了。
紫姑趕來,見黃喜已沒入泉底,就毫不猶豫地跳了進去。
到了次年春天,山泉旁長出兩株牡丹,一株開黃花,一株開紫花,爭奇斗艷,相互依偎。洛陽人一傳十、十傳百,紛紛前來觀看,都說這是黃喜和紫姑的化身。也不知過了多少年,這兩株牡丹分別被移植到姚家和魏家。姚家的黃牡丹叫“姚黃”,魏家的紫牡丹叫“魏紫”。
解讀
上面的故事中有一個細節,黃喜把那顆珠子咽進肚子里了,于是兩人做不成夫妻,變成了牡丹。牡丹專家告訴我一個常識:牡丹種子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成熟時,不能等到熟透了才采收,而要在其九成熟的時候就采收。這時的牡丹種子還沒完全變成黑色,發芽率最高。如果牡丹種子過分成熟,發芽率就會降低。
故事中的石人很壞,黃喜還沒把寶珠含夠100天,它就騙黃喜把珠子咽下去了,害得黃喜和紫姑做不成夫妻?墒墙形铱矗哼@石人好比是理性的科研工作者,它知道,牡丹種子如果足足到了100天才采收,就熟透了,發芽率就會降低,所以對黃喜和紫姑盲目、火熱的愛情進行了干預。結果是他倆雖沒成夫妻,卻造就了牡丹中的極品——姚黃和魏紫。(洛陽晚報 孫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