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洛陽

洛陽是姓氏的總發源地和客家人的祖籍地

2013/5/6 14:54:10 點擊數: 【字體:


    河洛地區狹義解釋為洛河與黃河的交匯地區,即西至函谷關,東至商丘、濮陽,南至襄樊、北至晉城、焦作這一地區。廣義解釋為整個黃河流域。中華文化的主題是黃河文化,黃河文化的中心是中原文化,中原文化的核心是河洛文化,九朝古都洛陽正處于河洛文化的腹心地帶,是中華文化和中華姓氏的總發源地。洛陽不僅是全球華人的文化之根,也是其祖脈所系,“根在河洛”已成為遍及全球的客家人的一致認同。洛陽是中華文化的博大厚重的集中體現,洛陽是永遠的中華文化圣城。
 
    中華人文始祖主要活動在中原,是萬姓之源,中國人自稱是炎黃之孫,并且公認炎帝和黃帝為中華人文初祖。這是因為炎黃二帝的部落于上古時期在中華大地長期處于主導地位,炎黃族系遂成為后世華夏族的主體。同時,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其他部落、部族、邦國還有很多,他們與炎黃族團都有密切的關系。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通過相互間頻繁交往和紛爭,最后,逐漸融合為一體,形成華夏族群,產生了大量的姓氏。除了炎黃二帝外,歷代相傳的古氏族首領還有燧人氏、太昊伏羲氏、蚩尤阪泉氏、少昊金天氏、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堯陶唐氏、帝舜有虞氏,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祖先,是人文始祖和萬姓之源。
 
    中原地區是200個大姓的發源地,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由于各種原因,不斷向外遷徙,其中有歷史記載的就有五次大規模南遷,因居官、經商、流放、戎邊、避災禍躲戰亂的遷徙者不計其數。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曾派50多萬大軍到嶺南,漢代也曾派兵兩廣平亂,留下10姓官兵戎邊屯墾。兩晉交替之際北方居民近百萬人渡江南下,形成移民潮。唐初陳政、陳元光率部入閩,又帶去58姓軍校在彰州落籍,后又帶入84姓定居福建。唐初王潮、王審知率部34姓入閩。宋代有500多萬北方移民定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廣東、廣西等地。南宋末年,為避戰火,又有143姓移居珠江三角洲,今廣東29個縣(市)。明清時期,鄭成功收復臺灣帶去大批中原士兵,清朝統一臺灣后,由大陸渡海入臺墾殖的百姓不絕于道,形成大陸向臺灣移民高潮。由廣東、福建向臺灣和廣西、四川移民的絕大部分都是中原人的后代。在南遷的人口中,一大部分成為“客家人”現在有一億兩千萬之眾,廣泛分布在南方各省(區)和臺灣、香港。有大批的客家人現已定居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南方各地都有以洛陽命名的村鎮和紀念性建筑,客家人在生活中仍然保留了許多中原人的生活習俗,客家人的堂前仍掛著“河洛先聲”、“根在河洛”、“魂系中原”等思戀洛陽的堂訓銘言,客家人都把洛陽當成自己的老家和祖根。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工業網 2009-12-1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