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華呀活氣煞,氣得我兩眼白。
我不怕嚴府勢力大,也不怕嘉靖皇帝施國法。
我天不怕地不怕, 我只怕是嚴蘭貞,哎呀,我的姑奶奶。”
9月7日晚,由國家一級演員陳大華領銜主演的新編排大型古裝劇目《盤夫索夫》在洛陽歌劇院千余名觀眾的如潮掌聲、開心的笑聲、大聲的叫好聲中落下帷幕,闊別20年之久的該劇使現場觀眾感動,演員長久謝幕之后久久不愿離去。
老戲新演求突破
該劇根據著名“閻派”豫劇大師閻立品的代表劇目《盤夫索夫》改編而成。劇情曲折、節奏緊湊,環環相扣,引人入勝。該劇通過女主角嚴蘭貞盤夫、盼夫、索夫、救夫等一系列行為,謳歌了嚴蘭貞出污泥而不染、申明大義、忠于愛情的高尚情操;通過一系列巧妙的盤夫、勸夫、勸父、逼父、誘父承諾等機智行為,深刻表現了嚴蘭貞的睿智;通過她鬧府、鬧父、打惡臣的勇敢行為,贊美了她不畏權勢,敢于打破愚忠愚孝的傳統思想,敢于和作惡多端的父親做斗爭的大義精神。
談起該劇的改編和創新,陳大華侃侃而談,她說:“這部戲已經很多年沒在舞臺上呈現了,應戲迷們熱盼我們在兩年前有了‘老戲新演’這部戲的想法。”“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為更適合當今觀眾的審美欣賞需求,我們用半年多的時間對《盤夫索夫》劇本進行了精心的調整和壓縮,使劇情結構更加嚴謹合理;唱腔上在借鑒其它流派的基礎上基本保留了‘閻派’的原汁原味,我們力求使“‘閻派’的藝術感然力和藝術精華更趨完美;表演上分寸一定要拿捏準確,既要表現出嚴蘭貞秀外慧中的大家閨秀風范,又要突出相府千金‘嬌、驕’二氣,但決不能有絲毫的霸氣和撒潑之感。其間,我的恩師、閻派弟子趙小梅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1961年我看過閻立品大師親演的這部戲,時至今日,閻大師再傳弟子陳大華把此劇搬上舞臺,機會難得,我們這幾十個‘閻派’‘鐵桿’戲迷不管不顧地就來了。”鄭州戲迷仉大媽說。
這部戲沒有大制作
“這部戲沒有大制作,我們力求花小錢,辦大事。”陳大華稱。
“舞美、燈光、化妝、燈光等方面借鑒、運用了越劇、黃梅戲等劇種唯美、優雅、抒情、明快等風格的優勢。花錢不多,但舞臺呈現卻很亮眼,這便于送戲下鄉、巡回演出時搬運,更符合中共中央例行節儉的政策。”
力求打造成精品劇目
導演席凱給當晚的演出只打了70分,他說:“我們排這部戲時間較短,需要完善和精雕細琢的地方還有很多。假以時日,相信此劇會有更好的舞臺呈現面世。我們洛陽豫劇院將會到省會鄭州,為省會的領導、觀眾匯報演出,并全省巡演此劇目,并在巡演過程中,一邊演出,一邊進行修改完善,力求將‘閻派’名劇《盤夫索夫》打造成精品劇目、傳統經典劇目,經演不衰,適應各層次觀眾的需求。這也是對廣大‘閻派’愛好者對恢復此劇上演的期待的最好回報,更是對老一輩藝術家藝術成果的維護與傳承。”
“ 陳大華具有較系統的專業理論和豐富的舞臺經驗,基本功扎實。她扮相俊美,唱腔甜亮,富有韻味,并在“閻派”含蓄蘊藉中吸收了豫劇幾大藝術流派的優長,且日臻成熟;她表演生動嫻熟,分寸有致,博采眾長,兼收并蓄。總之,她清新典雅的舞臺藝術風格令觀眾耳目一新、歡暢明快,這部戲正能量‘大忠大義’的劇情也具有現實教育意義。 ”一位業內行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