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洛陽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洛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東大街:老城的“櫥窗”

2014/6/13 9:32:36 點擊數(shù): 【字體:

 

    東大街西起老十字街口(八角樓),東至新街,長800米左右。

    隨著朝代更迭,這條街的名稱也不斷改變。隋唐時期,這里為宣化門外清化坊;宋代,這里有玄元廟,所以叫玄元廟街;金代,因為中京中察院在此,故稱察院街;明代,福王筑福王府,又稱王府前街;清代,這里稱東門內(nèi)大街、鼓樓街;民國時期,這里稱中山東街;1948年后,這條街才叫東大街。

    東大街濃縮了老洛陽城的精華。老城通李健虎先生說,這條街長不足千米,卻是洛陽幾千年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櫥窗”。走在東大街上,到處都是“有說頭”的地方。除了福王府、中察院,大家熟悉的文廟(原國子監(jiān)),其后門便在東大街上。至于鼓樓,更是東大街的標志性建筑。

    老洛陽人有尊崇文化人的傳統(tǒng),清末翰林林東郊在洛陽各業(yè)掛名多多,成了金字招牌,人人都想沾翰林的光。東大街上的杜家,曾出了一個明代的兵部侍郎;李家同年同科考中了兩個舉人,被河南府封為“文林郎”,政府還送一塊“荊山雙玉”的賀匾。享譽全國并走進歷史教科書的“強項令”董宣,其祠堂就在東大街東段,游人每每到了這個地方,都要仰望一番,并談論他的風骨。

    至于民國后,東大街也與時俱進,有了洛陽第一座大商場與最早的教堂,有了何家兄弟發(fā)起成立的“中國紅十字會洛陽分會”,有了中央銀行大樓——抗日戰(zhàn)爭洛陽保衛(wèi)戰(zhàn)中十五軍的指揮所就設在這里。這里還有一些文化單位、文化設施,如河南民報社、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三聯(lián)書店、同文書館等。

    徜徉在東大街的青石板路上,街道兩旁紅底黃邊的招幌飄搖舒卷,各種店鋪古香古色,書畫裝裱、篆刻、戲劇服裝、樂器等應有盡有,還有一些喪葬用品專營店等。

    有民就有市,有市就有集。商業(yè)集市的運營,是老街悠久的傳統(tǒng)。無論是老字號的錫器店,還是占盡地利的古玩博古齋;無論是自燒自制的“同益長瓷器書莊”,還是變游走為坐堂的李氏“濟世堂”,就連張治公的公館,最終也成了做生意的場所。用現(xiàn)代人的話說,東大街是名副其實的商業(yè)街。

    東大街,數(shù)不盡的歷史煙云,道不完的古今世俗,知一街而知一城古今。誠如李健虎所言,歲月流逝,世事多變,鼓樓與老街卻韻味不減。作者:莊學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洛陽晚報(204-06-1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途W(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