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亞明
宋朝沒互聯網,但宋朝有粉壁,照樣可以“發帖”。
《水滸傳》三十九回,宋江這廝獨自一個倚欄暢飲,不覺沉醉。忽然作了一首“反詩”《西江月》,喚酒保拿來筆硯,乘著酒興,在潯陽樓的白粉壁上揮毫便寫。
粉壁,用石灰水刷白的墻壁。在古代就是“平面”媒體,您沒事兒,得閑,或者興奮,或者郁悶,都可以在寺壁、驛壁、屋壁、橋墩兒上面直接“發帖”,稱為題壁。南宋有個敖陶孫,在杭州三元樓題壁諷刺宰相韓侂胄,詩沒寫完,就被特務發現,幸虧他警覺性高,立馬化妝成酒店服務員,一口氣逃到福建,躲過了一劫。
如果您是酒鬼,沒錢,但才氣夠高,不妨在酒店題壁。宋初,蘇州許洞是位名士,無酒不歡。經常從酒坊賒酒,日積月累,酒債漸多,只好在酒坊墻壁上“作酒歌數百言”,引得粉絲云集,邊觀賞邊喝酒,酒坊獲利數倍,大手一揮,酒債全免。
淳化三年冬,興國寺的牡丹反季節盛開,游人如織。某老妓趁機自我推銷,在墻壁發帖:“曾趁東風看幾巡,冒霜開喚滿城人。殘脂剩粉憐猶在,欲向彌陀借小春。”此帖風靡一時,老妓又“車馬盈門”,走紅了好幾年。
粉壁發帖,也講究互動。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說,高宗趙構漂泊幾個月,終于定都杭州。南宋開始,皇帝就像塊吸鐵石,引得四方士民商賈紛至沓來。官府開張,朱紅大墻,煥然一新。有好事者題壁一聯:“鈐轄諸道進奏院,詳定一司敕令所”,意思就是這院子乃政府衙門。但“網民”及精明的江湖郎中、中醫世家、卦師窺見了此中商機,有人坐沙發,寫下“王防御契圣眼科”,然后有人跟帖“陸官人遇仙風藥”。此起彼伏,帖子火了!比如“乾濕腳氣四斤丸,偏正頭風一字散”,比如“三朝御裹陳忠翊,四世儒醫陸大丞”,再如“東京石朝議女婿樂駐泊藥鋪,西蜀費先生外甥冦保義卦肆”,一共有幾十幅對聯,成為杭州城一面免費的宣傳欄、風景線。
北宋初,揚州有個通判王琪,在大明寺題壁發帖,被宰相晏殊看中,從而累官至侍從。仁宗朝和神宗朝,有個盧秉,題壁詩打動了王安石,“立薦于朝”,幾年工夫,就成了部級干部。王欽若早年落魄,寄人籬下。某次,他在屏風上題寫的一聯詩,被還是太子的真宗賞識,千里駒啊,真宗步步提攜老王,一直提攜他做了宰相。
當然,這種飛黃騰達的幾率類似中大彩,幾千萬分之一。但不買彩票,永遠也不能一夜暴富。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