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大運河成功申遺 審議時曾遭日本等國"加塞兒"

2014/6/23 10:39:19 點擊數: 【字體:

大運河成功申遺 審議時曾遭日本等國

大運河起點

大運河成功申遺 審議時曾遭日本等國

大運河成功申遺 審議時曾遭日本等國

外國代表向中國團表示祝賀 供圖/姜師立

大運河成功申遺 審議時曾遭日本等國

主持人宣布大運河申遺成功 供圖/姜師立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運河,始鑿于春秋戰國,歷隋、元二代而全線貫成。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一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58處遺產點分布在2個直轄市、6個省、25個地級市。京杭大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城鎮的興起均起到了推動作用。

    大運河申遺八年,一朝圓夢!昨天,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由揚州牽頭的中國大運河項目,以及由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項目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2項和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的總數已達到47項,繼續穩居世界第二位。

    大運河共包括十大河段。申報的系列遺產分別選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遺產點,包括河道遺產27段,總長度1011公里,相關遺產共計58處遺產點。這些遺產分布在2個直轄市、6個省、25個地級市,遺產區總面積為20819公頃,緩沖區總面積為54263公頃。

    絲綢之路大約長8700公里,包括各類共33處遺跡,申報遺產區總面積為42668.16公頃,緩沖區總面積為189963.13公頃,申遺項目的長度近5000公里。其中,中國境內有22處考古遺址、古建筑等遺跡,包括河南省4處、陜西省7處、甘肅省5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處,遺產區總面積為29825.69公頃,緩沖區總面積為176526.03公頃。哈薩克斯坦境內有8處遺跡,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有3處遺跡。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在會議發言中表示,大運河申遺是史無前例的遺產保護過程,它使世界遺產的保護理念在中國大運河沿線8個省(市)、1.7億民眾中得到廣泛傳播并深入人心。

    親歷

    昨天晚上10點,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系大運河聯合申遺辦副主任姜師立時,他還在多哈,正要搭上回國的航班。他是大運河45小時申遺成功的現場見證人之一。姜師立的手記詳細記錄了這一段難忘的大運河申遺之旅。

    大運河聯合申遺辦副主任姜師立

    難忘的多哈45小時

    多哈當地時間20日下午4點,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進入項目審議時間。前兩天,一直沒輪到中國的大運河項目,其間還經歷日本、荷蘭等多個國家的項目加塞,本來我們都買好21日晚上回國的機票了,但下午中國代表團申訴無果后,只好改簽機票,向領導請示,延長在國外逗留的時間得到批準。

    雖然等待時間很焦急,又被加塞,但我們仍懷抱必勝的信心。北京時間22日14點30分,多哈當地時間22日上午9點30分,大運河開始審議了。ICOMOS(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專家米歇爾介紹大運河項目,ICOMOS的意見是補充材料、明年再報,中國力爭翻盤列入第一類,即成為立即列入的項目。

    米歇爾介紹時,大運河項目的圖片簡直將其他遺產都蓋了,大家信心爆棚。PPT做得實在太漂亮了。更有趣的是,現場網絡都斷了,不知是否是中國人都涌上去看了,網絡堵塞,中國的母親河嗎,國人都在關注。

    米歇爾介紹完,牙買加代表發言,認為ICOMOS提的意見可以在成為世界遺產后再進行完善,幫中國說話了。印度的美女代表也發言,支持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哈薩克斯坦代表發言,建議列入,三個國家都表示大運河立即列入。馬來西亞、葡萄牙代表發言,都支持列入。5家支持的了,黎巴嫩提出增加標準后,土耳其、阿爾及利亞、塞內加爾、塞爾維亞、德國等國家,都支持列入,有國家提出緩沖地問題可以以后解決,建議現在列入。

    最后,ICOMOS代表發言,說運河體量大,牽涉遺產較多,建議給大運河更多的時間,中國代表陳述了對提出意見的回復,主持人宣布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緊接著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兩國共同申報的絲路項目也成功了,中國的世界遺產數量達到了47項。

    中國兩大項目同時申遺成功,許多人喜極而泣。國內許多參與申遺的同志說,幾年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接著審議的項目盡管與中國沒有關系,但大家仍舊在會場堅持,因為等會議結束,我們好拉出橫幅慶賀。

    上午的會議結束了,從開始審議遺產項目到現在整整45小時,中國代表團開始慶祝。匆忙中揚州代表團帶的橫幅找不到了,好在顧風老局長事先寫了幾幅書法作品:大運河申遺夢想成真、溝通江海、積健為雄等內容,現場很多中國代表都爭相拿著拍照。心情還是愉快的,多年來的努力沒有白費,特別是這幾年吃的苦終得補償,皇天不負有心人。

    對話

    大運河進入后申遺時代

    對話:寧波市文保所副所長江懷海(負責大運河寧波段申遺工作)

    北青報:您是什么時間知道大運河申遺成功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江懷海:昨天下午3點多宣布結果時知道的,從周五晚上我們就一直守在電腦前。知道消息后,我立馬在工作小組群里說,運河申遺成功,寧波擁有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

    北青報:聽說等待的過程比較曲折,從周五晚上一直等到周日下午?

    江懷海:本來以為周五晚上就會出結果,但是大運河排在表決的第七位,前幾個項目爭議比較激烈,我們就被延到周六了,周六我又等到晚上八點多還是沒出結果,才知道又被推遲到周日了。

    北青報:延時是因為大運河項目表決爭論太大嗎?

    江懷海:應該不是這個原因,先是因為被前面幾個項目拖延了時間,周六晚上聽說是又把排在后面的幾個項目提到大運河之前表決,所以時間一延再延。我估計大運河的表決應該是比較順利的。

    北青報:怎么說應該比較順利?

    江懷海:申遺表決最關鍵的一點是,普世價值是否符合世界遺產的要求。從這一點看,我們大運河早就已經得到國際的認可,因為中國大運河早被聯合國教科文的“國際運河名錄”收入,我們大運河的普世價值已經被公認了。前面有個被專家評估為四級、希望較小的申遺項目都成功了,我們大運河是第二級,希望是比較大的。有爭論的話,主要可能是保護和管理方面的問題,中國對運河的管理是否已經達到聯合國的要求,可能會是爭論的焦點。

    北青報:整個申遺工作您覺得什么方面最困難?

    江懷海:大運河申遺,可以說是我工作這么多年來碰到的最復雜、難度最大的工作。首先,大運河申遺最早是2006年開始的,但是寧波2008年才加入,晚了兩年的我們一直在趕進度。然后,大運河申遺項目最大的一個難點是保護問題,由于涉及的區域廣、部門多、利益群體大,所以難度很大。比如郊區的運河河段,沒有很好地得到保護和利用,生態問題、衛生問題、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違章建筑等等,問題很多;城鎮河段也有水質問題、環境保護的協調問題等等。

    北青報:大運河項目由國內8個省25個城市聯合申報,是不是也增加了難度?

    江懷海:是的,比如我們河段保護好了,其他上游城市的漂浮物又漂下來了,這也是工作上的一個難度,但后來跨區域的協調工作越做越好。可以說,如果沒有完善的跨區域協調機制,這次申遺根本不會成功。

    北青報:那申遺成功之后,后續對運河怎么規劃?

    江懷海:申遺成功不是最終目的,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在后申遺時代,肯定是會對運河的保護和管理更進一步加強,也會調動各個部門的力量來保護管理相關項目的開發,從而帶動文化遺產保護、運河生態建設、旅游方面的開發,來拓展這一遺產的展示,是個帶動相關產業共同發展的一個很好契機。

    北青報:領導協調小組就此解散么?

    江懷海:這是由更高層領導來決策。但我個人覺得,后申遺時代的領導力肯定只會更加強,不會減弱。

    花絮

    審議順序

    遭日本等國“加塞兒”

    這兩天,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一直牽動著中國億萬老百姓的心。因為中國在此次多哈申遺大會上提交了“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自然遺產申請和“大運河”文化遺產申請,還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三國聯合提交了“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文化遺產申請報告。申遺能否成功,成敗在此一舉。

    按照本屆世界遺產大會的會議議程,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對36項申請列入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單的項目進行討論,并審議共計981處遺產中的100多處遺產的保護狀況。大會組委會對于遺產項目申遺的排位規則,是按照國際通用的字母順序來排位的,作為亞洲(Asia)的中國(China),因為字母順序的關系,排名比較靠前,大運河遺產申遺排在了第八位待審。

    但令人意外的是,大會現場竟然出現了“插隊”,先是日本在21日上午插隊,中國申遺項目上午獲得審議無望,然后是下午又殺出墨西哥、德國、韓國、緬甸、荷蘭等多國,紛紛被安排到了中國前面。原本預計20日晚就能見分曉的大運河申遺討論被推遲到了22日。

    此前,對于大運河申遺是否成功,一直有很大的懸念。因為專家們考察時曾發現,由于大運河牽扯流域廣,人口多,有些流域有污染現象。當時,世界文化遺產組織建議補充材料后,明年再進行大運河申遺。但是,沿線各省市將相關工作提前,今年就完成了補充材料。可以說,此次大運河的成功入圍算得上是一份意外和驚喜。

    未來規劃

    北京將加快

    建立遺產監測系統

    北京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昨日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大運河的北端城市和漕運終點,大運河北京段涵蓋4處遺產點,其中包括萬寧橋和東不壓橋,通惠河段和舊城段。大運河申遺成功豐富了北京世界文化遺產內容和類型,將進一步推動北京文化遺產的保護,使北京成為國內世界文化遺產最集中城市之一。對北京文化中心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在2012年就已編制公布了大運河(北京段)遺產保護規劃,對昌平區白浮泉遺址、海淀區廣源閘、西城區萬寧橋、東城區東不壓橋遺址、朝陽區永通橋、平津閘、通州區文廟、燃燈塔、通運橋等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繕加固,遺產的保護狀況明顯改善。

    近年來,中央、市財政文物保護經費得到保障,每年投入都超過億元。市規劃、水務等部門也積極配合文物部門做好大運河遺產保護工作,遺產本體能夠及時得到維修。特別是近年來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安全、技防等設施得到很大改善,文物監測系統逐步建立,服務基礎設施功能不斷提升。

    申遺成功后,北京市文物局將加大宣傳、培訓工作力度,針對大運河這樣的活態的、線性的遺產,進一步提升遺產管理水平。同時,將加大遺產保護力度,進一步發掘遺產歷史文化內涵,繼續開展對通州運河古建筑群修繕等工作,啟動東城區玉河南區考古工作及歷史景觀恢復的研究。此外,將加強多部門聯動,繼續加大環境整治工作力度,不斷改善大運河水質與水環境,加快大運河遺產監測系統的建立。

    申遺歷程

    艱難的7年申遺之路

    2006年12月 大運河申遺項目開始著手準備申遺的前期工作,至今經歷了7年的準備。

    2009年4月 由國務院總牽頭,8個省市和13個部委聯合組成大運河保護和申遺省部際會商小組,正式建立省部協商機制,大運河申遺上升為國家行動。

    2013年初 國家文物局正式確定了首批申遺點段,它們分布在8個省市的31個遺產區,涉及27段河道和58處遺產點,河道總長1011公里。

    2014年6月22日 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審議并通過中國提交的“大運河”申遺申請。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2014-06-23)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