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古詩一刀切是語文教育的“偏科”

2014/8/29 9:51:19 點擊數: 【字體:

  上海中小學開學在即,提前拿到課本的家長發現:相比舊版,今年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薄了很多。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不僅刪除了舊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

  古詩詞是中國語言文化中的精粹,抑揚頓挫,韻律優美,語言精煉,意境深遠,是漢語文化應用的典范,傳承著中國民族文化和精神,古詩一刀切將中國語言文化的傳承切斷。有人曾說,古詩過于艱澀,孩童不易懂,但其實諸如床前明月光之類的古詩淺顯優美,不存在認知障礙,一年級的學生已經能輕松了解其內涵了。

  過去諸如魯迅、蕭紅等名家,誰不是引經據典?而現在雖然作家“云集”,動輒百萬,僅網絡寫手的出版量都能輕易打敗魯迅,但是經得起推敲的能有幾部?中國文化界的“快餐文化”現象又何嘗沒文化傳承出現斷層的原因?蕭紅的祖父在其四、五歲時就教小蕭紅讀詩,蕭紅稱“都是些什么字,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只覺得念起來那聲音很好聽,越念越覺得好聽,越念越有趣味”,有些詩或許兒童不知其意,卻影響不了他們的韻律審美能力,這也是給語文韻律應用最初,也是最好的鋪墊。

  語文課本的改動直接影響著語言文化的發展,它的改動應該是慎之又慎的。雖然在很多方面都是見仁見智,但是要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要讓文化傳承與文化發展并重卻是必然的,跟得上時代的步伐,也要留住經典的身影,讓傳統與現代實現完美對接,取舍之間應慎重考量。王琦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貴陽日報(2014-08-28)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