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蘭州5月5日電 (記者 馮志軍)今年,“秦人第一陵園”甘肅禮縣大堡子山遺址及墓群環境將得到大規模保護和修復。這項估算約1.78億元人民幣的工程包括大堡子山遺址及墓群內部道路整治、河道疏浚改造、綠化、基礎設施建筑周邊村落治理等工程。
“禮縣大堡子山遺址及墓群環境整治工程已于近日得到國家文物局批準立項。”禮縣文物局副局長獨小川5日向中新社記者透露,該項目是規劃中的大堡子山遺址及墓群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重要組成部分,在保持原有歷史風貌的基礎上,將對遺址周邊水土流失、主要植被和河道等進行治理。
位于甘肅禮縣境內的大堡子山遺址及墓群保護范圍東西6公里,南北3公里,總面積18平方公里。
20世紀90年代初期,出土于這里的大批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其中青銅重器百余件,多有“秦公作鑄用鼎”、“秦公作鑄用壺”、“秦公作寶簋”等銘文。后歷史學家認定此為秦人第一陵園——西垂陵,又被稱作大堡子山遺址及墓群,為秦祖的發祥地。
獨小川認為,該遺址及墓群延續時間長,面積大,規格高,與《史記》關于秦人于兩周時代在“西垂”建國和發展的文獻記載相吻合。是目前發現的甘肅境內等級最高、最重要的一處早期秦文化遺存。對于研究早期秦史,探索中國古代文明,具有重大價值。
1994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這里進行了搶救性發掘。2001年晉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進一步探索早期秦文化的面貌,尋找秦人早期都邑及其先公、先祖陵墓所在,國內多家文博單位2004年聯合啟動早期秦文化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項目,取得重要學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