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秦漢新城:厚重歷史上的文化勃發

2015/6/30 10:41:36 點擊數: 【字體:

    本報記者  陳  璐

    因史成名、因原成勢、因水成形,現如今,在絲綢之路起點陜西的廣袤土地上,一座以“構建文化之城、田園之城、健康之城”為發展目標的秦漢新城正在崛起。6月5日,由中國文化報社主辦的“夢想絲路國際行”(陜西段)媒體采訪團走進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深入橫橋、長陵、陜西張裕瑞那城堡酒莊等地進行采訪,親身感受“一帶一路”大背景下,文化為這座新城帶來的生機與活力。

    2009年至2010年,國務院陸續批復印發《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提出推進西咸一體化進程和西咸新區建設。為貫徹落實這兩項規劃,陜西省委、省政府決定在西安、咸陽兩市之間組建西咸新區。2011年6月,西咸新區成立,原咸陽市涇渭新區更名為秦漢新城,作為西咸新區核心組團的秦漢新城正式拉開建設序幕。

    在秦漢新城規劃展覽館,記者們更系統、全面地了解了秦漢新城的崛起過程和未來規劃。據秦漢新城管委會宣傳策劃中心負責人陳香玲介紹,秦漢新城總規劃面積302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50平方公里,遺址保護區面積104平方公里,通過打造“一軸、雙核、三帶、三區”的產業布局,擬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秦漢歷史文明集中彰顯區、西咸新區北部中心和大西安生態田園示范新城。

    星羅棋布的歷史文化遺存、渭河繞城的旖旎景觀、交通樞紐的便捷地位……得天獨厚的優勢令秦漢新城的建設快馬加鞭,不斷煥發青春活力。而文化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更是主導和引領性的。據統計,秦漢新城范圍內有各類文物點300余處,秦咸陽城遺址、漢高祖劉邦的長陵、漢景帝劉啟的陽陵、漢武帝劉徹的茂陵等無不久負盛名。圍繞“文化之城”的建設目標,秦漢新城將保護與合理的開發建設并舉,在挖掘、梳理歷史文化資源的過程中,借助先進的科技手段和表現手法,充分展示秦漢歷史文化蘊含的智慧和力量,著力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秦漢歷史文化旅游品牌,努力打造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和西咸新區絲綢之路文化藝術中心。

    如同陜西省不斷探索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一樣,秦漢新城也積極實踐著這一命題。今年5月,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秦漢新城舉行了別開生面的文化旅游產業專題推介會。際華園、保榮奧特萊斯商業綜合體、新絲路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大秦文明園區、《萬古秦風》視覺光影秀5個項目被重點推出,獲得高度關注,引進資金180億元,為新城文化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國惠普和秦漢新城共同打造的新絲路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基地,該項目通過建立歷史文化遺存數據庫,建設文化藝術版權及衍生品交易中心,支持影視制作、動漫游戲、廣告媒體、建筑設計等產業功能,以及秦宮風貌再現、秦漢文化演藝、秦漢遺址保護開發乃至國際項目合作的引進等,促成秦漢文化產業一體化,打造數字文化創意全產業鏈。

    從建設之初至今,以民生為先、以民生為重,讓人民共享新城建設發展的成果,始終被秦漢新城的鑄造者們擺在首位。站在橫橋上舉目眺望,清波蕩漾的渭河、草綠樹碧的生態廊帶令人心曠神怡。陳香玲說,幾年前,這里還是垃圾成堆、污水橫流。自2011年起,秦漢新城啟動渭河綜合治理,投資18.6億元為該區域群眾建起一個綠意盎然的生活居住圈。作為治理重點建設項目的渭河生態景觀帶,以傳承秦漢文化、突出地區人文地貌為契合點,不僅是一條生態景觀帶,也擁有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2014年6月,秦漢新城渭河綜合治理工程榮獲“2014綠色中國——環保成就獎”。

    與綠色相伴的是人們生活環境的不斷提升。通過渭河、涇河生態景觀帶和森博園、張裕酒莊等生態田園休閑觀光項目的建設,秦漢新城致力打造的“田園之城”正在實現。與此同時,為了使“健康之城”早成現實,秦漢新城還規劃了一系列的醫療健康產業,通過健康產業分布和第四軍醫大學綜合園區建設等項目,將健康生活融入自然之中。

    歷史曾在這里書寫下壯麗的篇章,留給今天的則是獨一無二的文化基因。以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深厚的歷史積淀為基礎,以文化產業龍頭項目為引領,秦漢新城的“文化之城”建設正緊抓機遇、蓬勃發展,在打造陜西文化產業發展新高地的同時,也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半島晨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