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柏梁
今年,正值湯顯祖、莎士比亞和塞萬提斯逝世400周年。
2015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英國倫敦發表題為《共倡開放包容共促和平發展》的重要演講,在演講中多次提到了中英兩國知名的文學作品和文學家。中國明代劇作家湯顯祖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他創作的《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即《南柯夢記》)、《邯鄲記》等享譽世界。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是同時代的人,他們兩人都是1616年逝世的。習近平提出:“中英兩國可以共同紀念這兩位文學巨匠,以此推動兩國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
自今年以來,我國各地以及中外不同機構所組織的紀念三位大師的活動,拉開了一道道帷幕。1月,上海舉辦《湯顯祖集全編》和《湯顯祖研究集刊》的發布與研討會;3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戲劇家湯顯祖逝世40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4月伊始,在莎士比亞故鄉英國斯特拉福德鎮,來自湯翁故鄉的采茶戲《牡丹亭》以及儺舞、手搖獅等撫州民間藝術次第展示;7月中旬,上海昆劇團“臨川四夢”世界巡演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了4場演出,引起觀眾強烈反響。
近百年來,研究湯顯祖與《牡丹亭》的中外著名學者也為傳播湯翁作品做出了特殊的貢獻。日本山口大學的青木正兒是最早將湯顯祖與莎士比亞對比的學者,首倡東方的莎士比亞湯顯祖之說。南京大學的錢南揚是對《湯顯祖戲曲集校點》的最早注釋整理者。浙江大學的徐朔方是“湯學”的奠基人。此外,還有中國典籍英譯研究會會長汪榕培、哈佛大學的宇文所安、美國加州大學的柯恩等。
鏗鏘三翁行,世界皆發聲。400年來,莎翁和塞翁都走在前面,他們的戲劇和小說著作成為全世界人民家喻戶曉的經典。由于語言的障礙,湯顯祖全部戲劇作品的英譯一直到去年才得以完成出版面世。但是湯翁失馬,焉知非福?伴隨著中國的崛起、昆曲的演出和中華文化的傳播,莎翁、塞翁和湯翁一定會更加愉快地走到一起,相攜而行,走得更遠。
(作者系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