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中國大遺址的保護與管理

2017/7/12 17:45:58 點擊數: 【字體:

  2011年至2014年,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承擔并完成的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大遺址保護行動跟蹤研究”,在此對研究成果進行簡要介紹。
 
  大遺址具有規模宏大、價值重大、影響深遠、構成復雜的特征,最關鍵的是保護難度極大。中國的遺址絕大部分是土遺址,與土地關系密切,土遺址難以保存又比較容易被破壞,其保護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十一五”期間大遺址保護總體規劃》中,列出了100處大遺址的名單,《大遺址保護“十二五”專項規劃》增加至150處。這個名單還在持續擴充中。大遺址的分布格局,由“六片、四線、一圈”組成。
 
  大遺址保護是現階段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最為復雜、最為棘手和最為典型的問題。除了自然破壞因素以外,快速的城鎮化進程對大遺址保護產生了重要影響。這種嚴峻的形勢催生了大遺址保護政策的出臺。這個政策實際上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討論和醞釀。2005年,財政部和國家文物局設立了大遺址保護專項經費,接著又出臺了大遺址保護“十一五”和“十二五”專項規劃。
 
  近年來大遺址保護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12年,中央財政共安排大遺址專項經費50.13億元,支持了103個大遺址的1151個項目,六大片區和四條文化線路得到了重點支持,每一個都投入了數千萬至數億元的經費;地方政府的投入幾十甚至百倍于中央政府,如大明宮遺址共投入120億元,其中只有1.799億元來自大遺址專項經費;這1151個項目,包括154個考古勘探和發掘項目、222個保護工程、134個展示項目和61個安保和監測項目等;編制了國家重要大遺址保護規劃綱要,90處大遺址的保護規劃通過國家文物局批復,其余大遺址的規劃正在編制中;2010年和2013年,國家文物局公布了兩批共24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54家立項名單;新建了31家遺址博物館;90%以上的大遺址有了專門的管理機構,為27處大遺址制定了26部法規,26處大遺址納入了遙感動態監測,為大運河、長城等大遺址建設了網上監測和早期預警管理平臺;有5處大遺址在此期間申遺成功。
 
  通過上述行動,極大改善了遺址的保護狀況和環境,同時也促進了遺址所在區域民生改善和城市形象的提升。以大明宮遺址為例,2007年,大部分遺址還被工廠和民居占壓,十幾萬人生活在遺址上,嚴重影響遺址的保護工作。借助大遺址保護行動,在隨后的三年時間里,中央和地方政府共投入120億元用于遺址保護和區域改造,征收了遺址區3.2平方公里土地,搬遷了10萬人,實施了數十個保護展示工程,于2010年建成了考古遺址公園并對外開放。在此之前,由于對各項建設活動的嚴格管控,遺址區內居民的生活狀況很差,收入低,人均居住面積小,也缺乏基本的公共設施。保護改造實施后,居民搬遷至統一規劃建設的小區,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公共設施也配套齊全,生活水平有了質的提高。遺址公園除了提供一個新的教育和休憩場所外,還為部分搬遷居民提供了工作,如公園的綠化、保潔和安保工作等。在大明宮遺址公園,還能見到常見的遺址展示和闡釋的方式,如為了確保遺址安全,建設了各種各樣的保護設施,有簡易的、現代的、古代風格等多種類型;在闡釋方式上,有博物館展示出土文物、露天展示、復原展示、標識展示、小型模型展示、說明牌和導覽等等。大遺址保護行動也能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可能的直接受益方有建筑業、文化產業、旅游業,還帶來了土地和房地產的升值、就業機會的增加等等,像良渚遺址保護所帶來的潛在收益每年可能有3.68億元左右。
 
  當然,在大遺址保護行動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比如由于經費和人員等各種因素限制,部分大遺址沒有得到中央財政支持,按兵不動;因遺址保護而搬遷的居民的社會關系斷裂和心理影響以及遺址“空心化”現象有待研究;投入巨資建設遺址公園和博物館,但大部分運營處于虧損狀態等等。這些問題有待引起關注和進一步研究。(作者單位: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物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