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學者研討儒學與中國古代國家治理

2015/10/12 11:12:25 點擊數: 【字體:

    日前,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2015)主題專場“儒學何以為治:儒學與中國古代國家治理”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大學召開。會議聚焦中國歷史上的儒學與國家治理實際運作狀況,致力于對相關問題的深入探討。

    會議召集人復旦大學教授李若暉認為,人的行為在制度與道德兩個維度中得到體現與制約,兩者相結合,構成人的基本行為模式。這一模式向下相關于社會結構,向上相關于哲學思想,這四者合一的中國古代國家治理體系可以稱之為“德性政治”。歷史地看,德性政治的完美體現是周禮體系,其要旨可概括為“主權在上,治權在下”。即周天子在名義上掌握國家主權,而治權則被逐級分割。周禮崩壞之后產生了以暴力為基礎的秦制。秦制崩潰之后,漢制實質上是以秦制為核心規訓儒學的結果,尤其是至西晉以《周禮》體系重構律令,以及“準五服以制罪”,使得秦制之單向性倫理打破了儒學的雙向性倫理,構成陽儒陰法的治理體系。于是從漢代起,就出現了對于“君主專制”的批判,并在唐代形成君相分權的中書政事堂制,這一制度在唐宋時期被視為“天下為公”的象征。

    來自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等高校與研究機構的學者參加會議,分別從國家治理方式的古今貫通,國家治理的儒學根基,制度、政治與思想的互動等角度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會學者討論激烈,有力地推動了相關領域的研究。(穆宇)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