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之苑]南陽獨玉基本常識
2013/10/28 11:50:2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南陽玉產于南陽市北8公里的獨山,故又稱獨山玉,硬度為6—6.5,比重為3.29。與只有一種礦物元素組成的硬玉、軟玉不同,其主要成份是斜長石和黝簾石,既有新疆白玉的主要成分透閃石,同時也包含有緬甸翠玉的主要成分輝石類礦石。因此,既有白玉如脂如玉滋細膩,又有翠玉的硬度和絕美的綠色;另外,獨山玉因其特殊的成礦原因,各種著色離子相互浸染,還有紅、紫、黃、白、黑、粉等色。以色彩豐富、濃淡不一、分布不均勻為顯著特征,同一塊玉石中常因不同的礦物組合而出現多種顏色并存的現象,寶石學分類將獨山玉劃分為下述8個品種:
1、白獨玉:總體為白色,常為半透明度的質地的不同又有透水、油白、干白三種稱為,其中以透水白為最佳。
2、紅獨山玉:常表現為粉紅色或芙蓉色,深淺不一,一般為微透明至不透明,與白獨玉呈過渡關系。
3、綠獨玉:包括綠色、灰綠色、藍綠色、黃綠色,常與白獨玉相伴,顏色分布不勻。其中半透明的藍綠色獨玉為獨山玉的最佳品種。在商業上亦有人稱之為“天藍王”或“南陽翠玉”。
4、黃獨玉:為不同深度的黃色或褐黃色,常呈半透明分布,其中常常有白色或褐色團塊,并與之呈過渡色。
5、褐獨玉:呈暗褐色、灰褐色、黃褐色,深淺表現不均,此類玉石常呈半透明狀,常與灰青及綠色獨玉呈過渡頭狀態。
6、青獨玉:青色、灰青色、藍青色,常表現為塊狀、帶狀、不透明,為獨山玉中常見品種。
7、黑獨玉:又稱“墨玉”,黑色、墨綠色,不透明,顆粒較粗大,常為塊狀、團狀或點狀,與白獨玉相伴,該品種為獨山玉中最差的品種。
8、雜色獨玉:在同一塊標本或成品上常表現為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如綠、白、褐、青、墨等多種顏色相互呈浸染狀或漸變過渡狀存在于同一塊體上,這種復雜的顏色組合及分布特征對獨山玉的鑒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雜色獨玉是獨山玉中最常見的品種。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商都在線 20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