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古時候,有個叫二郎的小伙子,不但勤勞勇敢,而且為人忠厚誠實。他的力氣特別大,大得能搬起幾座大山。他有一雙飛虎鞋,穿上它能翻山跨海,日行千里。老百姓們都信服他,喜歡他,就推選他當了大伙的首領。當時,天空有十個太陽,熾熱的陽光把大地烤得石裂縫、地冒煙。人們辛苦種的莊稼,在太陽的照射下都枯黃了。二郎每天起早貪黑,和百姓們一起挑來河水澆灌秧苗。他挑著兩只大水桶來來往往,汗流浹背。
這一天,天已過中午了,還不見母親給自己送飯來。二郎不放心,就放下水桶往家走。走到半路,看見娘躺在路旁,熱得昏倒在地上。二郎望望天上火辣辣的太陽,肺都氣炸了。他想,如果再不把這十個太陽除掉,還不知有多少人要餓死和熱死呢!第二天,二郎從附近山上砍了一棵千年古樹做扁擔,把伏牛山的十座小山裝進兩只大筐,穿上飛虎鞋,挑起扁擔去追趕天上的太陽。二郎走起路來一陣風,要走多快有多快,想跳多高有多高。他每趕上一個太陽,就用一座小山把它壓住。就這樣,他已趕上了天上的九個太陽,把它們壓在了趙村、下湯一帶。現在,這些地方有好多溫泉,溫泉里的水一年四季都是熱的,據說那溫泉下面有二郎用山壓住的太陽,是太陽把泉水烤熱的。
剩下的一個太陽驚魂萬里,躲在深山不敢露面。從此原來受到熾熱折磨的人們見不到光明,像落入萬丈深淵,只能在冰冷和黑暗里度日。人們知道太陽多了不行,沒了更不行,對此卻又無可奈何。為搭救百姓,造福鄉里,二郎再次帶了這根扁擔去找太陽,請他出山,為民造福。太陽哪肯應承。一氣之下,二郎一手把一座大山拿掉了。太陽無處躲藏,只好答應二郎的要求,可提出了個條件:“你有擔山的本事,你就再擔兩座大山,如果能趕上我,我就依了你,若趕不上,我就把你也拉進深山。”二郎哈哈一笑,“這有何難!”
當年太陽在天上就有呼風喚雨的本領。一瞬間,它躍出地面,行走如飛。二郎擔著兩座山,如同挑兩個籮筐,步若流星。眼看快追上了,太陽呼出一陣狂風,飛沙走石。二郎被嗆得口難張,眼發瞇。他擦了擦眼,吐了吐口中的沙土,緊追不放。走呀,走呀,眼看著趕上了,太陽使出了法術,于是猛雨冰雹陣陣襲來。怎奈二郎自幼耕地砍柴,煉就了結實的皮肉,雹雨怎能擋他。二郎緊瞅著太陽的影兒,步步窮追。太陽面現怒容,又猛噴烈焰。這一招也真夠厲害,二郎頓覺頭暈目眩,口干舌燥,兩腿發麻,皮膚也曬脫了一層。他緊咬牙關,只有一個心愿;一定要贏了太陽拯救百姓。心勁一來,兩腿更加快了速度,緊趕慢趕,終于扯住了太陽的衣襟。這時正走到背孜一帶,太陽的招兒使完了,也被這位叫二郎的青年人的誠心感動了,答應每天出巡一次,給民間送去光明和溫暖。
二郎如愿以償,替百姓們高興,自己也實在累了,就放下擔子,歇息歇息。當他回想起這些事的時候,心情就格外的興奮。心想,太陽也不過有這點兒本事,從此以后,老百姓再也不受折磨了。于是,他用力將扁擔一掄,扔出很遠,落到了現在的庫區,化作一座扁擔山。他擔的兩座山,一座在身后,一座在面前。他用腳一踢,將面前的一座踢得很遠,落到了倉頭一帶,自此,形成孤零零的兩座山。因西高東低,背孜的一座叫“上孤山”,倉頭的一座就叫做“下孤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