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知縣的故事
2013/10/12 15:45:1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從前,寶豐縣有位新上任的毛知縣,為官廉潔、清正,不阿權貴,替窮人辦了一些好事,所以全縣百姓都說毛知縣是清官,稱他是“今世包公”。
毛知縣咋會得到人民的稱贊呢?
原來毛知縣經常打扮成普通的老百姓暗自到鄉下私訪,體察民情。一年冬天的一天,他穿著撅頭小棉襖,戴個抹胡帽,在鄉下整整轉了一天。天快黑時,他轉到城東關一家門口,準備往這家借個火抽袋煙,聽見里邊說:“都說毛知縣是清官,清官就沒給咱買頭驢!”這是一個老婆說話的聲音。“哪有那么孝順的縣官!現在凡是當官的只要不胡找咱百姓們的事兒,就算是睡覺不鬧人——好孩子了。”說話腔混音重,是個老頭兒的腔調。
毛知縣暗暗記下里邊說的話。仔細看時,這家只有兩間破草房,一間房的一角還有一個大窟窿。透過小油燈的昏暗光線,一個老頭、一個老婆,都有六十多歲了,輪流著推磨磨豆腐,一步一喘,樣子十分可憐。毛知縣又在外邊待了一會兒,往里邊借個火,吸著煙,摸著黑就回縣衙了。
第二天,毛知縣升堂,命衙役把豆腐老頭傳了來,驚堂木一拍,說:“好大膽的賣豆腐老頭!你可認識本縣嗎?哼,不想你竟敢在背地里罵我!”賣豆腐老頭一看是昨晚那位借火人,本來他就憨厚老實,哪里敢撒謊,叩頭求饒說:“小人該死,請大老爺寬宏大量,饒了我吧!下次再不敢了。”這時毛知縣的態度有點緩和,說:“雖然你這老頭態度誠實,但你在背地里罵了本縣,是有罪的。你是認打,或是認罰?”賣豆腐老頭抬起頭來,壯著膽子問:“認打咋說?認罰怎樣?”毛知縣說:“認打,打你一百大板;認罰,你給本縣買匣點心。”老頭一聽心想:我這么大年紀了,一百板子就把我打死了,撇下老伴一個人怎么過活?老頭沒法,只好到街上點心鋪買匣點心獻上。
毛知縣拿住這匣點心,掂了又掂,看了又看,喚衙役取來一桿秤,稱一下之后,又命衙役把這家點心鋪掌柜抓了來,問道:“這點心是您鋪子里賣的嗎?”
點心鋪掌柜看過匣上的商標字號后答:“是。”
“你經營這生意有多長時間了!”
“十來年啦。”
“這一匣點心是多重!”
“一斤。”
毛知縣當場命衙役把點心匣打開,一稱,凈點心只有十四兩半。過去賣點心,匣裝著,點心和匣一共是一斤多一點,故凈點心不足一斤。稱罷,毛知縣大怒說:“一匣點心你少給一兩半,十來年也不知你坑了多少人?”點心鋪掌柜一聽,鞋里長草——慌覺(腳)了,嚇得頭上直冒汗,不住地叩頭說:“大人恩典!大人恩典!都是小人的不是,請大人高抬貴手,今后小人再不敢短斤少兩了。……”毛知縣說:“知錯能改就好。可過去這錯你是認打,還是認罰?”“請大老爺講個明白。”“認打,打你二百大板;認罰,罰你買頭驢牽來。”點心鋪掌柜是個有錢人,哪里在乎一頭驢錢,當然不愿挨這二百大板了,所以,馬上就把驢買好牽到公堂上。
毛知縣狠狠地教育了點心鋪掌柜一頓,點心掌柜諾諾連聲,作著揖,點著頭退出了公堂。隨后,毛知縣喚過賣豆腐老頭,說:“老漢!把這頭驢牽回去吧!今后要好好地磨豆腐,可再不要罵我了。”
賣豆腐老頭做夢也沒有想到,毛知縣真的能賞他一頭驢,千恩萬謝,牽著驢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