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北宋時期,彪悍勇猛、武藝超群的孟良,不堪忍受富豪的壓榨,率領一幫窮弟兄扯旗造反,大本營設在楊家莊村北的一座高山上。這座山蜿蜒起伏,和別的山雖緊緊相連,但又獨成一峰。山峰上,有近千畝面積,地勢較為平坦,且有充足的水源。孟良率眾抬石壘墻,筑成山寨,東西南北各設寨門。石墻既高又寬,極其堅固,況且寨門都是建在勢險之處,道路崎嶇,確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座山本無名,因孟良把山寨建在此處,人們就叫這里為“孟良寨”。
歲月滄桑,千年輪回,“孟良寨”的叫法流傳至今。孟良寨往北10多公里的高山上,是焦贊的寨子,據說,當年,焦贊、孟良兩位綠林好漢親如兄弟,定下盟約,各筑烽火臺,如遇險情,點火為號,相互支援。后兩人同歸大宋,殺敵保國,戰功卓著,青史留名。
孟良寨上,現有多處寨墻遺址,平時,由于山高林密,上去的人不多。祖居楊家莊的楊老師,退休多年,搜集了很多孟良寨的故事。楊老師告訴記者,前幾年,村上幾個人上孟良寨砍柴,無意間發現幾個被雨水沖刷裸露出的瓷碗,做工精致,經有關文物專家鑒定,這些瓷碗屬宋朝時期,一個就價值上千元。
山因人而得名,人依山而棲身,歲月似流水,悠悠已千年。孟良寨與孟良永遠緊密相連。(段孝和)【原標題:孟良寨上話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