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鐘樓建在大沙河北岸的龍首峰上。這里是我國的佛教圣興盛地,唐時,佛泉寺規模宏大,僧人眾多。據魯山縣志記載于唐武宗時由于興道滅佛而毀于一旦。為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盛世鑄洪鐘的傳統,經董事會決定,鑄造了這口舉世無雙的吉祥鐘。
吉祥鐘重116噸,高8.108米,最大鐘徑5.118米。吉祥既繼承了民族傳統,又體現了時代特色,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吉祥鐘的上部有背負火珠的雙龍蒲牢;鐘肩有36瓣寶裝蓮花瓣;正背面均書“吉祥鐘”三個大字;側面用鐘鼎文書雙聯:左面是“納福增輝風調雨順”;右面是“萬年永保國泰民安”;鐘上部繪“金龍戲珠”、“丹鳳朝陽”、“祥鶴起舞”、“瑞麟騰云”四幅吉祥圖案;鐘腰飾56個如意圖案,象征我國56個民族和睦團結共享吉祥;鐘裙部位鑄出了山水祥云太陽,象征我們祖國的壯美山河,祝福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奔騰向前,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