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平頂山

《汝帖》:宋室之鴻寶

2013/12/17 9:21:40 點擊數: 【字體:

《汝帖》:宋室之鴻寶


    《汝帖》是汝州文廟的一大亮點,與《淳化閣帖》、《泉州帖》、《絳州帖》并稱為“四大名帖”,由宋大觀三年汝州郡守王采集《淳化閣帖》、《絳州帖》及“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書百家”刻成,金文、篆、隸、楷、行、草諸體兼備,是我國古代碑帖之珍品。圖為《汝帖》局部。

  把“文廟博物館”一詞輸入搜索框內,google給出19.2萬項相符的查詢結果,百度給出14.9萬項相符的查詢結果。比如北京文廟現在是首都博物館,蘇州文廟是碑刻博物館,山西平遙文廟是儒學博物館……

  這是個意外的結果,又在情理之中。遍布全國的文廟作為時光河流的文化渡口,從此岸到彼岸,它擺渡的何止是一代代士子,更是古中國薪盡火傳的文脈根系。

  自曲阜的“故宅三間”變成第一座文廟開始,文廟便以厚德載物、倡導教化為己任。歷代王朝政府的推崇、無數學者代代相因的文明良知、民族文化自我保護的自覺意識、延續千年的廟學歷史,給文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收集、保存、珍藏歷史文物的廣闊舞臺。每一處文廟都堪稱是一座歷史博物館。庭院中的蒼蒼古樹,藏經閣中的圖書,東西廡的塑像、神位,四處散落的石刻,大殿中的祭祀禮器、樂器,門坊亭閣欄廡殿臺的建筑造型和彩繪以及積年累月的種種收藏等,文廟博物館顯得特別豐富生動,自然天成。像曲阜孔廟漢碑、北京文廟的進士題名碑、國子監的十三經石刻、蘇州文廟內的宋代石刻等,“它們都是國之瑰寶,人類共有的文化財富”,國家文物局古建專家組長羅哲文說。

  “古代并沒有和博物館對等的詞,我們不能說歷代地方文廟都擔當了博物館功能。第一座文廟收藏了孔子的部分遺物,確有博物之意,別的地方官廟可能是博學而不博物,它會收藏許多典籍,擔當起圖書館的部分功能。而其最重要功能還是祭祀。”河南大學文學院王利鎖教授說。

  民國之后,文廟“祀其道,神教化”的社會功用日漸退隱,作為博物館的固有價值日益突顯,許多文廟成了各地的文物收藏征集之所,有的地方則直接設博物館于文廟之內。這種因廟設館的演進,無疑是當代歷史賦予各地文廟的新使命。

  記者自2006年7月16日開始,走了二縣一州一府四文廟,郟縣和太康文廟都承擔了當地部分文物收藏功能,洛陽的河南府文廟正在全面大修,此功能暫時缺失。汝州文廟則在文廟中既設了汝瓷博物館,又設了汝帖展覽館,融合博物弘文與承載歷史的功能,文廟的“文化地標”作用彰顯。“

  它曾被供于高堂也曾被棄于馬廄

  《汝帖》是汝州‘三寶’之一,也是汝州文廟的一大亮點。”初抵汝州,汝州市教育局原局長高山、汝州市汝瓷研究所所長張天慶便隆重推薦。

  走進汝州文廟大成殿,講解員輕輕推開西廡厚重的木門,如同啟開封存800多年的一壇美酒,醇香飄然而至。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省政府門戶網站 2006年08月21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