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三門峽 >> 名人名家 >> 名人與河南 >> 瀏覽三門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宋之問和駱賓王

2015/3/1 11:29:35 點擊數: 【字體:

    敏而好學和誨人不倦彰顯人格魅力,虛心求教和真誠待人鑄就成功輝煌。

    宋之問是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一個天高云淡的秋日,他來到杭州靈隱寺。這兒登樓可觀滄海,出門即見江湖;寺內建筑典雅秀氣,如詩如畫。夜色闌珊,皎潔如水的月光灑在山澗溪流之上,波光粼粼,若明若暗,像一幅美麗而多彩的畫圖,秀色可餐,怡人舒心。伴隨著略有涼意的夜風,宋之問閑庭信步,觸景生情,信口吟道:“嶺邊樹色含風冷……”

    這句詩因為是偶然得之,故后面的句子就卡了殼。宋之問邊走邊思考,走到大雄寶殿門前,忽然聽到一個聲音,帶著挖苦的味道:“信口吟詩,風光就在嘴邊,何苦端著金碗要飯?”

    當下詩壇,除了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之外,自己也算鼎鼎有名,如今竟有人不買賬。宋之問借著微弱的燭光,發現殿內的蒲團上坐著一位和尚。他大吃一驚,之后腦子便冷靜下來,藝高人膽大。莫非這和尚棋高一著,不然,怎么敢口吐狂言?

    想到這,宋之問連忙壓下火氣,和藹問道:“莫非師傅也是詩人?”

    老和尚笑道:“貧僧雖非詩人,倒也略知一二。”

    “晚輩愿聽教誨。”

    和尚說:“我為你續上一句,石上泉聲帶雨秋,你看如何?”

    此句平仄、對仗、意境和措辭皆佳,宋之問便知道此人不凡。白天,他見靈泉寺背山依水,樹木蔥蘢,花香四溢,想寫一首詩《靈隱寺》留作紀念。“鷲嶺郁巖峣,龍宮鎖寂寥。”然而,只想了開頭這兩句,便“山窮水盡”,思路枯竭了。今夜幸遇高人,何不讓他給指點迷津呢?

    于是,他訴說了自己寫詩的苦惱。

    那和尚聽罷,稍作思考,便說:“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

    一石擊破千層浪。頓時,宋之問便靈感一閃,文如泉涌,當夜就一氣呵成不朽名篇《靈隱寺》。“鷲嶺郁巖峣,龍宮鎖寂寥。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這首山水游記詩寫得章法嚴謹,對仗和諧,字字入畫,意境清新,立意高遠;其出類拔萃的藝術成就,自然也奠定了宋之問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

    翌日,宋之問想留下來,拜老和尚為師,虛心請教。不料他已經不知去向。經打聽,方知那和尚就是“初唐四杰”之一中的駱賓王,因兵敗于靈隱寺削發出家。“仙人在眼前,俗眼不識君。”宋之問不禁為自己失去與駱賓王繼續深交的機遇而扼腕嘆息……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雖然,宋之問和駱賓王因素不相識,邂逅又失之交臂,但這兩位詩壇名人用虛懷若谷、真誠待人的思想美德,共同續寫的這一段詩壇佳話,芬芳飄香而代代流傳。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鄭州日報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岑參與三門峽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