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詞語簡介
燕兒個、前兒個、大前兒個——昨天、前天、大前天。
今兒個、明兒個、后兒個——今天、明天、后天。
這兒坨、外兒坨、那兒坨——這里、那里、某一地方。
這兒嗨、外兒嗨、那兒嗨——同上。
你都、我都、他都——你們、我們、他們。英豪語。
喊水、日水、沒瓤水,抵馬跑到鍋屋喝泔水——口水、差勁(有時作害羞)、沒意思,牲口跑到廚房喝涮鍋水。澠池人自嘲語句。
這勢、臥勢、咋勢——這樣、那樣、怎樣。
詞 類
哩——的。如:你哩,我哩,還有他哩。
窩——那。如:窩一片兒長老好多花。
老——了。見上例。
蘭——了、啦。同上。
母——沒,沒有,或死亡、消失。如:這人真幕材料。
約——一個。如:我家有約小汽車,你家都幕有。
乃——那。如:媽,乃約娃打我蘭。
痛——很,可。如:他家痛有錢兒哩。
恁——那么。如:你咋恁好哩。
應——充當,做。如:你應哥哩還欺負我。
砍——收養子女。如:小紅不是她媽生哩,是砍來哩。
身 體
底腦——頭。
坷郎——胸膛。
腿黑拉——跨下、會陰部。
額婁蓋兒——額頭。如:你哩額婁蓋好燙,可能發燒了吧!
脖婁蓋兒——膝蓋。如:他有關節炎,脖婁蓋發疼。
脖疙呆——脖子。如:我哩脖圪呆上長了約疙瘩。
鼻疙瘩——鼻子。如:他長蘭約紅鼻圪瘩。
各老遮——腋窩。如:我哩各老遮好癢啊。
螺絲疙瘩——腳踝。如:走路不小心,窩住螺絲疙瘩了。
后腦勺——腦后部。如:他乃后腦勺幕頭發。
花尖兒——額頭靠發際的部分。如:這娃花尖多高,長大聰明著哩。
肚不臍兒——肚臍。如:肚不雞兒靠下,不是吃嘴都是懶。
赤巴腳——光腳丫。如:你咋赤巴腳下床蘭。
時 間
前年個——前年。如:老王前年個都死蘭,你還不知道。
年時年——去年。如:我年時年都畢業蘭。
黑老——晚上。見上例。
白日兒——白天。如:大天白日兒哩他還敢搶東西,真是不要命蘭。
大天白日兒——大白天。見上例。
早起來——早上。如:身體不好,早起來得起來鍛煉哩。
前班兒——上午。
后班兒——下午。
興年——往年。如:興年收成不好,今年大豐收蘭。
興常——往常。
好兒——吉日。如:明兒個是好兒,咱搬家吧。
才束——現在。如:我才束不想理你,等明兒個再收拾你。
第兒個——第二天。
(將)對正——剛才。
將才——同上。
形容詞
信求——傻子。
傻刁——同上。
癔曾蛋——同上。
半騙兒——同上。
沒囊——窩囊。
胡臭——逞能,說話羅嗦。
沒虧成——沒有一定的規定。
沒點——不識趣、沒眼色。
沒場兒——不憨不精。
不識眼兒——不識足。
不害事——不要緊。
木頭吼兒——如木偶般呆笨。
猛實——健壯、個頭高。
乖古——心術不正。
克曾——說話帶刺、不順耳。
支楞——傲氣。
疵毛——賴皮。
日八chua——不好,差勁的意思。
圪囊——不干脆、不痛快。
一發兒——年齡相近的人。
鼓抓——形容成串的物品,也算數詞。這一鼓抓豆角多好呀。
光蛋兒——滑頭,不務正業。
露能瓢兒——好逞能的人。
能豆兒——同上。
臭糞——同上。
勝蛋——過于傲氣,過于逞能。
矮僂兒——矮個子。
光碾——平整光滑。
篩巴——不光滑。
難——泥濘。如:路太難,腳上沾好多泥。
日臟——不干凈。
列這——利亮、干凈、整潔。
起素——素潔、干凈。
動 詞
日囔——吃飯,罵人的話。
搗桑——同上。
孤霜——蜷縮。
孤榮——蠕動。
日搗——整治。
日噘——訓斥、責罵。
日溜——游逛。
日曾——不理睬。
股舉——蹲下。
揉此——動作慢、辦事不干脆。
肉——同上。
此——使喚。如:大懶此小懶,一此白瞪眼。
就(打)——縮。
爽——退縮回去。如:老鼠爽墻窟窿哩啦。
確——用石頭、錘子等砸。如:一石頭給你底腦確爛。
摔拌——借摔打東西表示對人不滿。如:我咋你蘭,一來都摔拌人。
攀伴——找伴。如:屙屎攀伴。
此——擦、蹭、踩。如:把腳底哩煙頭此滅。
攀——用镢頭、鋤頭翻地。
爽屋——生孩子。
丟盹兒——打盹。
小月兒——小產。
短故——故意。
難——用手撮、按下、摁倒。
方位詞
地丈——地方。如:這地丈太小,連耍猴都不夠。
腦兒起——上面。如:給書放到柜子腦兒起。
腳底——地面上,地下。
浮頭——上邊,表面。
半騰腰——中間。
口兒起——開口處,入口處。
旮旯——角落。
稱 呼
室哥兒——妻子的哥哥。
內弟兒——妻子的弟弟。
小舅娃——同上。
小姨子——妻子的妹妹。
挑蛋——妻子的姐夫或妹夫。
挑串——同上。
娘——伯母、母親。
大——叔、爸。南村語。
坷僂娃兒——小男孩。
花媳婦——新娘。
物 品
曲鏈兒——圓圈。
頭腦——大年初一早上喝的涼粉。
雜個——羊肉湯。
疙瘩——餃子。
扁食——餃子。
列石——河中放成一行讓人踩著過的石頭。
圪漏——小碗。
缽碗——大碗。
趟土灰兒——土路上的細土粉。
屹堰兒——田埂。
不翻兒——用玉米面糊烙成的餅。
韜黍——高梁。
衣韜黍——玉米。
玉黍黍——同上。南村語。
芋豆——土豆。
頭牯——驢。
蟣子——虱子的卵。
小黑狗兒——蟋蟀。
谷谷喵兒——貓頭鷹。
貓虼里兒——松鼠。
堂屋房——正房。
廈房——廂房。
后院——廁所。
茅屎(坑)——同上。
鍋頭——灶臺。
鍋屋——廚房。
門干——門外。
籮頭——土箕。
懶撮——荊條編織的大簍。
碌碡滾——碾場用的石滾。
老吊鍋——大鍋。
火錘——捅火用的鐵棍兒。
馬杌兒——老式大方凳。
小杌兒——小桌子。
小蹲兒——小凳子。
酸滾水——把醬油、醋、蔥花等佐料放到碗里,用開水一沖,酸酸得挺有味,澠池人常把醋、辣椒或姜放多了治療感冒。
兌碗面——把面撈到酸滾水里,就成了對碗面。由于簡單,而且也有味,澠池人比較喜歡吃。
燴汁面——用油燴點菜汁,再加水,最后把面放里滾,湯面條的一種做法。
由于和普通話有許多差異,因此澠池人在外地常常鬧出許多笑話,我們盡力將澠池的方言收錄成集,讓大家體會一下中國地方語言文化的博大廣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