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6歲的王庭杰是禹州市方崗鎮東爐村農民,也是一位小有名氣的鄉土詩人。他生于斯、長于斯,目睹了方崗幾十年來的巨變,有感而發,近日寫出了全長190行、1700多字的長詩《騰飛的方崗》,迅速在全鎮流傳并引起了轟動。
方崗鎮是禹州市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鄉鎮,1977年才從火龍鎮劃出24個村而成立。家鄉的巨變讓王庭杰感慨萬千,詩興大發,他用質樸而又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家鄉在黨的領導下社會安定、鄰里和諧、農民致富、經濟繁榮的喜人景象。
“當年的泥土路全部變樣,村村通水泥路已經成網……”方崗地處山岡區,雖距禹州市區只有10公里,以前卻一直沒有一條直接出鎮的道路,交通不便成了制約該鎮發展的最大障礙。近年來,該鎮先后修通了桐趙路、方石路、禹神快速通道和村村通道路,特別是今年1月通車的方園路,使方崗終于有了一條直接出鎮的道路,徹底改變了該鎮交通不便的局面。
“別的咱們先不講,方崗的景點來觀賞:站在禹山往下看,禹王廟里香火旺;廟院原在山南坡,三牛拉廟到這廂……”方崗是世界華人方雷氏宗親地,每年都有美國、韓國、新加坡以及香港等地的方氏族人來這里尋根拜祖。同時,這里還有禹王廟、禹山湖、清末舉人“中原霸才”王棽林故居、清末禹州知府曹廣權墓、一步兩眼苦甜水井等許多景點。該鎮積極發揮歷史文化資源優勢,發展綠色農業,初步建成了集觀光、游玩、采摘于一體的大禹山風景區。
“招商引資門路廣,好幾個超億元項目落方崗;福田瓷業剛建起,日美衛浴緊跟上;還有禹亳鐵路線,直通永錦選煤廠;盛世節能建材廠,晝夜施工建設忙……”以前,由于交通不便,該鎮的項目建設幾乎是空白。近年來,該鎮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優勢和歷史文化資源優勢,使項目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和跨越式發展,先后有4個投資超億元的大型企業密集入住,一舉跨入該市先進行列。
“順著鎮政府對面望,這里新建一廣場;東邊是新建為民服務中心,辦事方便喜洋洋;紙坊水庫引清水,涼甜解渴心里爽……”隨著經濟的發展,該鎮集中財力解決民生問題,引水、修路、建學校,特別是投資600多萬元建起了該市最大的文化廣場,每天晚上都有當地和附近鄉鎮的幾千人在這里娛樂、游玩,使方崗成了一個群眾性文化活動中心。
“如今的方崗大變樣,只因為班子建設實在強……”方崗鎮翻天覆地的變化,得到了全鎮群眾的認可和贊賞,而這一切都是該鎮黨委領導以身作則、切實轉變干部作風帶來的結果。談到這首詩,該鎮黨委書記王慧敏誠懇地說:“我們僅僅做了應該做的工作,群眾就給出這么高的評價,這對我們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心系群眾、注重民生是我們工作的目的,也是我們今后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