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臺鈞窯遺址位于禹州市城區東北隅,東起禹州城墻邊,西至古鈞臺,北靠城墻界,南達馬號街路南,東西長約1100米,南北寬約350米,總面積達38萬多平方米。鈞臺鈞窯是一處綜合性的窯場,既燒鈞瓷,又燒汝瓷、影青瓷、天目瓷、白地黑花、宋三彩、宋加彩、剔釉、絞胎等眾多品種。各類瓷藝的綜合交流,對鈞瓷的燒制工藝具有促進作用。鈞臺窯規模大,技術精良,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鈞臺鈞窯遺址1988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神垕鈞窯遺址位于禹州市神垕鎮下白峪村和劉家門村之間,由劉家門東、西窯址,河北地窯址,下白峪窯址組成。遺址面積7萬多平方米,文化層厚達4米,文化遺存非常豐富。1964年故宮博物館院曾進行過考古調查,指出神垕大劉山下劉家門窯址出土的鈞瓷最精,時代最早。
神垕鈞窯遺址的發掘對研究鈞瓷的演變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被國家文物局評為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