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董學彥通訊員李新)4月20日,記者從許昌市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著名學者、書法家張志和發現整理的海內孤本清代鄒梧岡參訂本《三國演義》圖書首發式將在許都大劇院舉行。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小說史上出現最早的長篇巨著,自明中葉出現以來,各種刻本大約有七十余種,也有一些流散民間未見著錄的版本。鄒梧岡參訂的《三國演義》 就是其中之一,該版本由張志和先生于2002年發現于山西平遙古城,不見于任何書目著錄,國內外各大圖書館亦無收藏。此刻本的刊行時間在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前,早于通行的“醉耕堂”毛宗崗評六十卷本。此說在學界雖有爭議,但均認為鄒梧岡參訂本的出現,對研究明末清初《三國演義》版本流變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鄒梧岡,名圣脈,字宜彥,生于清康熙三十年,卒于乾隆二十八年,著有《幼學故事瓊林》(增補)《寄傲山房詩集》《鑒史瓊林》等,一生沉迷于雕版、刻書為業。張志和先生從事三國文化研究至今已達30余年,自發現該版本后就開始著手整理,力爭早日與讀者見面,為廣大“三國”研究者、愛好者提供更為詳實的參考依據。鄒梧岡參訂本《三國演義》由線裝書局出版,選用上世紀20年代陳丹旭先生創作的三國故事繪畫插圖,裝幀典雅精美。
張志和表示,圖書首發式之所以選在許昌,緣于許昌有著深厚的三國文化底蘊。每年三國文化旅游周期間,都有一大批三國文化專家學者前來研討交流,該圖書將在4月28日第十屆三國文化旅游周開幕式當天首發,也算是為這場三國文化“盛宴”奉獻的一道“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