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6—221年,集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于一身的曹操父子雄踞許昌25年,“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軍資”。在這塊土地上演繹了無數威武雄壯而又波瀾壯闊的歷史活劇。曹氏父子在此興文學,展文功,創立建安文學;《觀滄海》,《七步詩》,留下千古絕唱。寵關羽,贖文姬,廣攬人才;興水利,辦屯田,振興經濟。張武治,定北方,震懾全國;圖霸業,克群雄,終成帝業。這里不僅是我國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曹魏集團賴以同吳、蜀抗衡的軍事基地,同時也給許昌留下了獨有的又極為燦爛的曹魏文化遺產和名勝遺跡。僅《三國演義》一部書中120回有52回發生、演繹在許昌,使許昌風靡全球。郭沫若曾說:“三國名勝古跡河南最多,河南中許昌居首”。“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許昌是1994年國家推出的“中國文物古跡游”14條旅游專線中的“三國戰略線”上重要城市。河南全省列入三國名勝古跡景點20個,許昌獨占14個。這里不僅有昔日曹操處理軍國大事的丞相府,神奇詭秘的藏兵洞,還有曹操與王公貴胄狩獵的射鹿臺,與劉備煮酒論英雄的青梅亭;這里不僅有成就關羽忠義美名的春秋樓和曹操惜才、放才的灞陵橋,還有曹操保證80萬大軍軍需供應的碾上碾米的大糧倉和運輸軍糧的運糧河;這里不僅有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國鼎的受禪臺,還有文章、書法、鐫刻都是出自名家之手記錄禪讓過程的“三絕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