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許昌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許昌

雪中游紫云山

2013/9/6 9:11:32 點擊數: 【字體:


    今年入冬的第一場雪下得真早,下得真大。早就聽說襄城的紫云山美,紫云山的紅葉更美!想這雪中的紫云山會有什么別樣的景致呢?于是在大雪后的一個周末下午,約了好友,徑往城南而去了。

  雪中往山中的路好靜,透過車窗,兩旁是白茫茫的田野,田野是那樣的靜謐,這雪的沉寂和安寧讓人沒了絲毫的塵世貪欲,也悄悄地滌凈了我繁雜的俗念。而我,仿佛也有了往山中朝圣般的感覺。車內的人靜默著,都被車窗外雪后的靜逸打動了,感染了。

  車到山門下,半掩著的山門空無一人。山路上彌漫的是白雪。整個紫云山籠罩著大自然給予的空靈和清冷。漫山望去,白雪間的樹葉依然還是翠綠的,間或有些紅色。可能是雪下得太早,太突然,還沒有到漫山紅葉映紫云的時候。同行的來君說,紫云山上遍地種的是槲樹。槲是一種生長期很長,成材很慢的樹種。這紫云山的槲樹都是明朝成化末年戶部尚書李敏所種,據傳李尚書選擇在山上種其貌不揚,通身上下長滿疙疙瘩瘩,不成材,生長緩慢的槲樹,就是讓后代只能砍樹當柴燒,不指望其后代靠山致富。如果要想過上更好的日子,就必須勤奮讀書。當年曾身居高位的李敏“里居時,筑室紫云山麓,聚書數千卷,與學者講習。”而其在山上遍植槲樹,更是用心良苦,也留下一段發人深省的佳話。

  正所謂“山以賢稱,境緣人勝”。紫云山雖然沒有五岳名山的險峻大氣,廬山的秀美,昆侖山的巍峨,但是因為有了紫云書院,有了槲樹的傳說,便使這山有了韻味,有了靈性。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紫云書院深深地影響著淳樸善良勤勞的襄城人民,這里民風醇厚,尊師重教蔚然成風。紫云書院,也教育啟迪著每一個到這里尋幽覽勝的文人雅士。

  踏著積雪走進書院,雪后的書院只有我們的呼吸聲和腳步聲,經過1000多年的風雨飄搖,如今的紫云書院院落并不大,抬頭便見的是大成殿,大成殿內一塊“理學真傳”的匾額凸顯這里延綿千年的非同尋常。大成,是天下士子的人文理想。何以大成?崇德、廣業者也。書院的兩側廂房各掛有“崇德”、“廣業”匾額,乃重刻于清乾隆年間。“崇德”就是推崇高尚的品格,是為人之本。按現代人的表述就是體現了紫云書院“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思想。“廣業’就是要涉獵廣泛,要博學。站在院中,望著匾額,情不自禁神交古人,感受熏陶。這小小的紫云書院傳承著程朱理學的光輝,昭示著我們中原許昌地區的文化厚重,讓人肅然起敬。反身走出書院的時候,抬頭又見門樓上“酌古”二字。妙啊!我們這些平常人只曉得為了生存應酬,忙于飯局酌酒,而酌古者又有幾人?

  曾幾何時,紫云山下英才輩出,史有“襄半朝”之稱。記得張潮在《幽夢影》一書里說過:“文章是案頭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這紫云山的漫山槲葉和蘊藏著濃郁書卷氣息的紫云書院就是先人給后人寫下的千古文章,值得細細品讀和體味。雖然沒有看到漫山紅葉的勝景,但這次雪后的紫云山之游,卻有了尋師訪道般的別樣情趣和意味。“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雪后的紫云山讓人流連暢想,意猶未盡。

  返程途中,看到紫云山下首山一礦、首山焦化等農行鼎力支持的現代化工礦企業拔地而起,改革開放中的襄城人民正在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創造著自己的美好生活和未來,而我,也漸漸被這一切激奮了。欣賞著身邊的風景,我既留戀著山中那份心情的平和,又在這既有情景中獲得了滿足和充盈,這更使臨近不惑之年的我,也有了李書磊先生那種:“在這青春將逝的時候,突然對青春有了一種強烈的留戀,突然生出一種要抓住青春、抓住生活的強烈沖動。”這沖動激勵著我在未來的路途上慨然奮進。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許昌日報 2010-01-12 作者:賈燕杰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