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花開汴梁滕派蝶畫“死”而復生

2013/7/1 14:11:35 點擊數: 【字體:

花開汴梁滕派蝶畫“死”而復生

 1942年,一個不祥的年份。40年后,河南籍作家劉震云在其小說中寫道:1942年,河南發生大旱災,我故鄉的人民吃樹皮、柴火、稻草和使人中毒發腫的“霉花”,最后餓死三百萬人。

  當時,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河南人逃離家鄉,而這時,35歲的北京人佟冠亞向開封走來,他在開封老城小胡同里重建家園,娶了開封姑娘,生了兒子佟起來。從35歲到97歲,他把生命的三分之二交給了這座老城。

  一個人和一個畫派的命運是存在多種可能性的,可能性越多,戲劇性越強。我問佟起來:“解放初期為什么沒回北京?”佟起來說:“母親是本地人,父親也喜歡這個小城。當時想,搞建設在哪都一樣。”

  佟起來說,上世紀80年代,父親被聘為開封畫院的畫家,和開封老一輩書畫家都有交往,相互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開封是宋文化積淀很厚的地方,宋代的書畫都是高峰,影響到元明清的中國,開封也不例外。

  同樣,開封又深深地影響了佟起來,他在開封出生長大,像父親一樣娶了開封姑娘,雖然籍貫寫著北京,但他自認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他很認真地說:“河南文化給了我很多東西,我愿意為開封、為河南做點事,這不是唱高調。”

  開封及其固有的宋文化對佟氏父子的影響,與其說是技藝上的,不如說是精神上的。正如著名作家、民俗學家孟憲明所言:“開封能讓人記住,完全是文化上的東西。我們現在用的東西不是漢唐的,而是宋代的。宋代開封的生活方式嚴重影響了后世,那種對生活的品味、那種文化上的精細,有些很虛的東西是需要很多年的時間來培養的,就是這些很虛的東西,像空氣、土壤和水分,保證民藝和民俗能夠存活下來。1942年開封是河南首府,當時的河南只有開封能養住佟冠亞和他的蝶畫。”

  隱居三十多年七旬“蝶叟”驚現畫壇

  1942年,佟冠亞來到河南開封后,經親朋介紹,和張淑婉結為夫妻。為了生存,他將心愛又珍貴的作品、繪畫參考資料、畫冊和珍貴印章忍痛賣掉。

  新中國成立后,佟冠亞成了開封市商業系統的一名普通工人。但像所有的民藝傳承者一樣,他不能忘情于祖輩的技藝,現實和夢想成了兩股相反的力量,反復撕扯著他。

  當時,佟冠亞想將生平所學繪成《千蝶圖》獻給國家,于是,工作之余他開始作畫,常常到凌晨一點多鐘才休息。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佟冠亞被調到市郊工作,同事們都在城里居住,下班后他自己留下值班,利用這段時間,他常常一畫就是七八個小時。

  年紀輕輕即有“蝶叟”之譽的佟冠亞,日間構思未及完成,夜間會有群蝶入夢。他靠回憶復原出一批畫稿,藏在家中鏡子后,但還是被紅衛兵都抄走了。這次打擊令他痛不欲生。在太太張淑婉的安慰、勸告下,佟冠亞重新鼓起勇氣,在十四個月的時間里,如癲如癡地想,畫出了數百蝶樣。

  1980年,時代大氣候轉暖,佟冠亞從養雞場退休,被聘為開封畫院的畫家,消失三十多年的滕派蝶畫重現畫壇,轟動一時。當年被尊為“蝶叟”時,佟冠亞才27歲。73歲重出江湖,佟冠亞是名副其實一“蝶叟”。

  1982年5月8日,開封一家電影院在影片放映之前預告:“今晚放映的紀錄片《滕派蝶畫家佟拙庵》(佟冠亞畫名拙庵),主人公就坐在12排12號座位上。”頓時,影院內所有的視線都投向一個地方,只見一個氣質清朗的老先生站起身來,謙和地向大家頷首致意。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拍攝的紀錄片,是國家級媒體對其宣傳的開始。自1995年以后,佟冠亞的作品數度成為外交部禮賓司送給外國元首、貴賓的禮品,1992年,江澤民訪問日本時以滕派蝶畫作為國禮贈送日本友人,1998年11月22日,江澤民將《三蝶圖》作為國禮,送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欽。

  1993年,佟冠亞參加了在北京歷史博物館舉辦的“首屆國際中國書畫博覽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滕派蝶畫也受到各界的肯定。

  蝶畫的創作是艱苦的,據佟起來回憶:“父親作畫,態度極虔敬。夜靜更深,焚香運氣,遇心緒不平,寧另擇佳期。蝶畫極工細,非寧靜者無以完成。父親一生,也就是百幅作品左右。”

  在佟家,佟起來將父親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并掛,讓我看。看了好一陣,我還是說,更喜歡佟老先生的。金粉銀粉工筆重彩描畫的彩蝶,本易畫成濃艷俗物,佟老先生的畫,流溢著不染塵埃的盎然古意,沉靜如秋水。沖虛淡泊的佟冠亞,以其心志濡染為蝶,他的蝶,便也古致沉著。

  太工細了,看他的畫,才知道啥叫纖毫畢現。兩條極細的蝶須,他畫得一樣有體積、有層次、有色彩變化。

  我猜想,佟冠亞先生畫蝶時,是像中國第一個“蝶癡”莊子一樣,不知是蝴蝶畫我,還是我畫蝴蝶,非但忘情而且忘我了。

  佟冠亞先生97歲過世,80多歲時,他仍能提筆作畫。

  子承父業佟起來死心塌地畫蝶畫

  2006年,佟起來被評為河南首屆“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這是他希望聽聞的消息。

  我問佟起來:“蝶畫屬國畫,歸到民藝中去是否合適?”

  佟起來說:“蝶畫早在唐朝傳到梁家時,就從宮廷走向民間,之后一直走的是民間傳承的道路。比如我父親,一生也沒有任何官方職銜、官方身份,我也是。滕派蝶畫現在更多的是作為一門家傳的技藝保留。”

  滕派蝶畫是個冷門,很多人聞所未聞,這和它的傳承方式有關。佟起來介紹說,按照祖上“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規矩,滕派蝶畫一直延續著家傳的方式。

  至今,滕派蝶畫的技法和顏料配方在國內還只有佟家人知道。這樣的傳承方式雖然保住了滕派蝶畫的真諦,但知名度顯然受到影響,同時存在技藝突然消失的危險。

  因為佟家人,尤其是佟起來的低調,最近福州有一個人打著“滕派傳人”的旗號四處招搖。“他很善于炒作,假蝶畫比真蝶畫叫得還響。”佟起來無奈地說。

  佟冠亞在世時,“為后繼有人,發揚光大”,“在北京、杭州、開封都收了徒弟”,但學成者僅兩人,一個是他的獨生子佟起來,另一個是外地姑娘王小豪。

  佟起來說,王小豪已移居國外,據說現改畫油畫。佟起來就成了國內唯一傳人。

  如今,佟起來以畫蝶為業,并成立了河南滕派蝶畫院。他的作品也多次被外交部選為禮品,也有一些對外出售。至于價格,開封人相傳“一只蝴蝶一千元”。

  佟冠亞先生固然大名鼎鼎,但到了佟起來,他還是考慮了創新,他的畫,與父親相比,已有明顯變化。其父的畫,襯景是疏疏落落星星點點野草青苔碎花,蝶的形象極為突出。他嘗試改變襯景,比如畫面一角是高挑的幾株蘭草,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報 2006年11月17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