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塔公園位于河南省開封市城區的東北隅,是以現存的鐵塔(開寶寺塔)而命名的名勝古跡公園,占地面積 51.24公頃,是中國100家名園之一。鐵塔位于鐵塔公園的東半部,是園內重要的文物,也是主要的景點,始建于公元 1049年(北宋皇祐元年),是1961年我國首批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之一,是國家AAAA級景區,素有“天下第一塔 ”的美稱。鐵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層,因此地曾為開寶寺,又稱“開寶寺塔 ”,又因遍體通徹褐色琉璃磚,混似鐵鑄,故人們又稱之為鐵塔。
簡介
從元代起民間稱其為“鐵塔 ”,鐵塔以其卓絕的建筑藝術和宏偉秀麗的身姿而馳名中外,它設計精巧,完全采用了中國傳統的木式結構形式,塔磚飾以飛天、麒麟等數十種圖案,磚與磚之間如同赴鑿,有溝有槽,壘砌嚴密合縫。建成九百多年來,歷經戰火、水患、地震等災害,但至今仍巍然屹立,令建筑專家和游人嘆為觀止。在鐵塔西百米處,是一座重檐偉閣漆棟畫梁的大殿,碧瓦迎日,脊獸成列,蔚然壯觀,殿長、石獅雄立,殿周圍24根大柱抱廈而矗,這就是鐵塔公園中最大的殿宇——接引佛殿。“接引殿”在鐵塔的正前面,仿漢白玉砌成,系三門牌樓式仿宋建筑,寬70米,高12米,大門左右墻壁上,對稱鑲嵌著 8塊莊嚴、肅穆、圣潔青石神佛坐像,1986年為供奉北宋文物“接引佛”而建。該殿為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前,石師雄踞,鼎香繚繞;大殿臺基,青石欄桿攔護,妙趣橫生的 96只小獅子環繞排開。殿內接引佛像身高5.14米,重12噸,全部由銅鑄成,佛像面目慈善,儀態莊嚴,金粉飾身,左手撫心,右手下垂,赤足立在蓮花臺上,隨時準備引導佛教徒中修行有成的人到西天極樂世界中去。佛像周圍的殿壁繪制有大型壁畫“西天極樂世界圖 ”,上有大小佛像70多尊,圖中有慈眉善眼的菩薩,婀娜多姿的彩女,手托花盤的仙娥,舞姿輕盈的飛天等,錦衣廣帶,彩絳飄飛,笙蕭婉轉,鶴舞鹿鳴,一派溫馨和諧的天國勝景。“接引殿”的旁邊是 “靈感院”。靈感院是為供奉白玉佛像而建。正殿內供奉的釋迦牟尼“白玉佛像 ”是1933年由旅居緬甸的華僑捐贈。佛像高約1米,由整塊白玉精雕而成,秀麗端莊,晶瑩潔亮,堪稱佳品。
鐵塔公園內依次建有“盆景苑 ”,“天下第一塔”石碑;“極樂世界 ”牌坊;寧靜雅致的“靜苑”;巍峨壯觀的“接引殿 ”;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鐵塔”;以及為了讓游客更好的了解鐵塔歷史而興建的 “鐵塔嬗變藝術宮”;還有“竹園”、 “梅園”、“賞心園”等小品式建筑。各園亭臺風姿卓絕,花木風情萬種,笑迎八方游客。
接引殿
靈感院
開寶寺24院的名稱,見于宋人記載的有,福勝院(一作福圣院 )、雙林院、上方院、經藏院、仁王院、寶林院、 永安院等。其中上方院座落在開寶寺的東院,在安遠門里夷山之上,又稱上方寺。上方寺的前身,據《嘉靖河 南通志》、《康熙 開封府志》記載,原名等覺禪院,晉天福中(936-943年 )建于明德坊。宋乾德二年(964年),詔遷于豐美坊,即現址。慶歷元年 (1041年)改名上方寺。據《癸辛雜識別集》記載,原名叫光教寺,俗稱上方寺。因上方寺建有鐵色琉璃塔 (即鐵塔)后人稱上方寺為鐵塔寺。金正大二(1225年),哀宗完顏守緒太后曾重修上方寺。相傳重修后的上方寺內,舊有漆胎菩薩 500尊,并轉輪藏黑風洞,洞前有白玉佛,后殿里有銅鑄文殊普賢二菩薩騎獅象蓮坐。前有海眼井,連同鐵塔,世人稱為“七絕“。元末,上方寺”七絕“除鐵塔外,全部毀于兵火,海眼井亦久失其處。
鐵塔歷史
鐵塔位于開封市東北角歸遠門里原甘露寺東側,這座鐵塔的建造同一顆舍利有關。相傳釋迦佛設立被古印度的8個國王均分,其中摩陀國中的一份在 200年后被信仰佛教的阿育王所有。據說他取出佛舍利分藏在8.4萬個小塔內,運送到各地,其中一部分傳入中國,浙江寧波的阿育王寺就是因為得到一份阿育王的佛舍利而建造的。到了五代時期,占據浙江一帶的吳越王將阿育王寺的佛設立迎入杭州供奉,后來宋朝軍隊逼近吳越,當時吳越王降宋,宋太祖趙光義就把佛舍利供奉在東京的滋福殿中。后來又命人在城內開寶寺的福圣院中修建了當時被稱為“京城之冠”的 13層木塔,用作供奉,這座就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開寶寺塔。
鐵塔的前身是一座木塔,系中國北宋時期著名建筑學家喻浩為供奉佛祖釋伽牟尼佛舍利而建造的,據說,他經過八年的構思設計和建造,終于在端拱二年( 989年)把這座塔建成。初建成的塔向北傾斜,有人問他緣由,他說京師地平無山,又多西北風,離此地不遠又有大河流過,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塔受風力作用和河水浸岸的影響,塔就自然會直過來了,并預言此鐵塔可存七百年不會倒塌?上н@個木塔在宋仁宗慶歷四年( 1044年)夏天,便被雷火所焚,僅存五十多年。到了1049年,宋仁宗下詔在距此不遠的夷山上方寺,仿照木塔的式樣,建造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座鐵色琉璃磚塔。為了防火,材料由木料改成了磚和琉璃面磚。
鐵塔行云
汴京八景之一。塔身內砌旋梯登道,可拾階盤旋而上,直登塔頂。當登到第5層時,可以看到開封市內街景,登到第 7層時看到郊外農田和護城大堤,登到第9層便可看到黃河如帶,登到第12層直接云霄,頓覺祥云纏身,和風撲面,猶若步入太空幻境,故有 “ 鐵塔行云”之稱。
鐵塔景色
鐵塔現高56.88米,為八角十三層,是國內現在琉璃塔中最高大的一座,它完全用了中國木質結構的形式,塔向修長,高大雄偉,通體遍砌彩色琉璃磚,磚面蝕以栩栩如生的飛天、佛像、伎樂、花卉等,圖案達50多種。令人驚奇的是塔為仿木磚質結構,但塔磚如同斧鑿的木料一樣,個個有榫有眼,有溝有槽,壘砌起來嚴密合縫。據統計,塔的外部采用經過精密設計的二十八種標準磚型加工合成。塔身設窗,一層北、二層南、三層西、四層東以此類推為明窗,其他為盲窗。環掛在檐下的104個鈴鐸,每當風度云穿時,悠然而動,象是在合奏一首優美的樂曲。塔內有磚砌蹬道168級,繞塔心柱盤旋而上,游人可沿此道扶壁而上,直達塔頂。登上塔頂極目遠望,可見大地如茵,黃河似帶,游人至此,頓覺飄然如在天外。
鐵塔建成近千年,歷盡滄桑,僅史料有記載的就遭地震38次、冰雹10,風災19次,水患 6次,尤其是1938年日軍曾用飛機、大炮進行轟炸,但鐵塔仍巍然屹立,堅固異常。(原標題:天下第一塔——河南開封鐵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