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弧形白色穹頂,兩層柱結構圓形佛塔,坐落于洛陽白馬寺“國際佛殿區”內,占地3450平方米。純白印度石料浮雕墻面,雕刻著佛家“故事”;陽光通過穹頂上的玻璃天窗,投射到宮殿內一座面朝東方的印度佛像上……
明年初,這樣一座“原汁原味”的印度風格佛殿,將展現于游人面前。我們不出國在家門口也可見到印度名勝——— “桑奇大塔”。
喜印度名勝“桑奇大塔”搬入白馬寺
“施工完成后,我們將按照印度名勝桑奇大塔的原有尺寸重新建一個‘桑奇大塔’然后將其搬進白馬寺!”昨日,在白馬寺印度佛殿施工現場,白馬寺方丈印樂大師指著佛殿設計圖紙介紹說。
桑奇大塔是印度的著名古跡,建于印度早期王朝,屬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據悉,印度佛殿長100米、寬60米,主體建筑共分兩層,占地3450平方米。“今后,在咱家門口,就可見到桑奇大塔了。”洛陽宗教局宗教科胡軒巖說,佛教為中國和印度搭起了友誼的橋梁,白馬寺則成了紐帶。
胡軒巖說,2005年4月,溫家寶總理訪問印度,兩國政府簽訂協議,白馬寺負責提供建設印度風格佛殿的土地和進行施工,印方負責提供建筑方案和5000萬盧比(約合100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同時提供佛像及佛殿內所需的佛教用品。
目前,印度佛殿工地上數百名工人,正在緊鑼密鼓地完成佛殿墻面和內部的最后裝修。預計明年整個工程將完工。
特佛殿14000多平方米石料全部從印度海運
“整個佛殿將采用6種印度石料。”負責該工程的省六建集團鹿軍如說,整個工程總計要用的14000多平方米石料,全部從印度海運。所有石料共裝93個集裝箱,目前已有30個集裝箱運抵白馬寺。
每塊石料在印度時都已雕刻上圖案,所有石料拼在一起,顯示的是一幕幕佛教起源“故事”,洛陽宗教局宗教科胡軒巖透露,為讓佛殿保持原汁原味,印度方還專門派來技師指導。
緣印度技師白馬寺內拜“祖師”
雙腿盤坐,雙手合十后,盤坐伏地,頭部緊貼地面,跪拜5次。昨日,印度技師大雄,在白馬寺印度佛祖攝摩滕祖師和竺法蘭祖師墓前,舉行了莊重的“印度式”跪拜禮。
白馬寺方丈印樂說,攝摩滕祖師和竺法蘭祖師,在公元67年從印度來到洛陽傳教,公元68年他們建立了白馬寺。“印度,中國,帕一(印度語,意‘兄弟’),帕一!”大雄情緒激動地對印樂大師說。他此次來,是專門負責印度佛殿外墻石料裝修技術的。
白馬寺方丈印樂透露,整個印度佛殿工程計劃將有3批印度技師前來指導,大雄屬首批印度技師。
省每天20位僧人輪班佛殿出“勞力”
昨日,在印度佛殿工地,記者還發現白馬寺內的20位僧人也輪番“上下班”。“省一個勞力,每天就省下幾十塊錢!”白馬寺內唯一一位拿到駕駛證的凈修大師,開著農用三輪,忙著往工地上運石料。凈修大師說,去年起,白馬寺內的僧人,都要輪流在印度佛殿工地上干活。“這為修建印度佛殿省去了幾萬元呢!”印樂大師說,按原計劃,目前印度方已有700多萬資金到賬。根據計劃估算,主體資金投入438萬元人民幣,裝修340萬元人民幣?蓪嶋H主體目前已支出570萬元,裝修預算已超過了400萬元。
超出預算的支出,包括印度佛殿門窗都將由白馬寺出錢。所以目前寺院內資金十分緊張。
擴白馬寺將建起120畝“國際佛殿區”
印度佛殿建成后,加之原有的泰國宮殿,白馬寺將形成一個占地120畝的“國際佛殿區”。“目前在日本、緬甸等國,都有在國際佛殿區建佛殿的意向。”白馬寺方丈印樂說。
將來,白馬寺將在新征的500畝土地上,規劃建起佛學院、國際佛殿薈萃苑,重建白馬戒壇,恢復“中國佛教第一寺”的地位,完成白馬寺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擴容。
印樂大師說,建成后,白馬寺將成為國際上重要的佛教研究中心、佛事中心、旅游中心、一流名寺。
■回望 洛陽印度佛殿
1.2003年6月,印度總理瓦杰帕伊訪問洛陽,提出共同在白馬寺內建設印度佛殿的設想。
2.2006年4月26日,洛陽白馬寺方丈釋印樂,率眾僧侶在白馬寺印度風格佛殿奠基現場,舉行灑凈佛事活動。
3.2006年10月8日,河南洛陽白馬寺的印度風格佛殿主體工程封頂。
4.2007年7月3日,首批運抵白馬寺的兩個貨柜共裝石料54噸。
■記者對話 白馬寺方丈印樂大師
記者:原來有媒體曾報稱,印度佛殿將于今年9月底竣工,為何延期?
印樂:當時印度方要我們的計劃時,我們提供了竣工日期,而印度方稱,他們要打造的是精品,不會考慮竣工日期。目前,石料將在今年10月底運送完畢,具體竣工時間最早也要到明年初。
記者:印度方提供的援助資金是多少?里面含運費嗎?
印樂:承諾5000萬盧比,折合人民幣約1000萬元。目前,印方預算所提供的材料費用已有1300多萬人民幣了,印方負責到天津港前的費用,以后的陸路費用歸白馬寺結算。
記者:印度佛殿建成后,是否考慮門票漲價?
印樂:考慮到白馬寺與本省及外省同級寺院(廟宇)門票價格相比相對較低,我們一直都在申請門票漲價。但絕不是因為建了印度佛殿;另外,我們不會針對印度佛殿單獨售票。至于門票漲多少,何時漲,還未定。
記者:何時能見到來自西方的釋迦牟尼真面目?
印樂:初步定在9月25日,這天是中秋節。我們將在這天舉行迎請儀式。
■小知識
桑奇大塔是印度著名的古跡,印度早期王朝時代的佛塔,位于中央邦首府博帕爾附近的桑奇村。相傳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共建有8.4萬座窣堵婆(佛塔),其中有8座建在桑奇,現尚存3座,桑奇大塔為其一。
桑奇大塔為半球形建筑,直徑約為36.6米,高約16.5米。它是中國古代佛塔的最早依據。它的形式從印度史前時代的墳冢演變而來。(原標題:印度古寺將“搬進”白馬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