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趙世家》稱:“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樂之忘歸。徐偃王反,穆王日馳干里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賜造父以趙城,由此而為趙氏。”
《史記·秦本紀》稱:“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皆以造父寵,蒙趙城,姓趙氏。”又稱:“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
《姓纂》中也有記載:“帝顓頊伯益嬴姓之后,益十三代至造父,善御,事周穆王,受封趙城,因以為氏。”
根據這些記載以及流傳下來的資料,可以得知趙姓的得姓始末。
據說,趙姓是與上古時期帝王少昊有關的姓氏,造父是少昊的后裔。根據《史記·秦本紀》和《史記·趙世家》中記載,趙姓可追溯到帝顓頊高陽氏。高陽氏的后代有一女子叫女修,食蛋后生子大業,大業生子大費,即伯益。伯益為一奇人,能夠輕松馴服鳥獸,鳥獸都很聽他的話。舜因此賜他姓嬴氏。伯益后裔中有造父。
造父善御,得到喜歡周游天下的周穆王的器重。造父游潼關得駿馬6匹,并知潼關東南山中的桃林產天下名馬。當時,周天子車乘的8匹駿馬需品種統一,毛色無雜。造父決定親自入桃林尋良馬,補足8匹,送給周穆王。據記載,桃林之地,“廣闊三百里”,樹木參天,遮天蔽日,捕獲千里良駒,實為困難。造父風餐露宿,入蛇蟠之川,闖虎穴之溝,終獲良馬兩匹,合原六匹為二乘。周穆王萬分喜悅。造父為穆王駕車遠游,一次西上,周穆王在昆侖山瑤池邊見到了美麗的西王母,樂而忘返。遠在東方的徐偃王率部造反,周穆王非常著急。造父御車技藝高超,他載著周穆王一日千里,長驅歸周,及時平定了徐偃王的叛亂,為安定周朝社稷立下大功。周穆王將趙城(在今山西省洪洞縣趙城鎮)封賞給造父。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稱為趙氏。造父被尊為趙姓的得姓始祖。
趙姓的其他來源:
1.少數民族改姓而來。漢代以及五代時期均有這樣的記載。
2.出自帝王賜姓。據記載,先后有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復姓等的歷史人物被賜姓趙。【原標題:趙姓始祖:充滿神話色彩的造父】